第三部分认识婚姻本质,沟通更加有效
婚姻的本质,绝不只是爱情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斯滕伯格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这涉及身体的吸引和情绪的激发,常常包含性行为,这是爱情中热烈的部分。
亲密:这是人们在一段关系中感受到的亲近程度和连接程度。斯滕伯格用温度作类比,把亲密视为爱情中温暖的部分。
承诺:这是爱情中理性的一面,包括人们为长期维持一段关系而作出的决定,这是爱情中冷静的部分。
斯滕伯格把既有激情、亲密,又在短期和长期都为对方许下承诺的爱恋称为“完美爱情”。然而,并不是所有走入爱情中的人都拥有这三个要素。如果无法同时拥有这三个要素,你们之间可能只是以下六种爱情关系中的一种。
·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双方在一起感觉亲近和温暖,却不会唤起激情或者与对方共度余生的想法。
·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缺乏亲密和承诺。只是一方认为另一方很有吸引力,却对对方了解不多,甚至根本不熟,更没有想过将来。
·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没有激情和亲密。比如,一些包办式婚姻,纯粹为了结婚而在一起。或者是激情耗尽的爱情关系,既没有温情也没有激情,只是一起搭伙过日子。
·浪漫式爱情:有着强烈的亲密感和激情,但缺乏承诺。崇尚相爱的过程,而不在乎结果。
·相伴式爱情:拥有亲密和承诺,缺乏激情。伴侣双方会努力维持深刻、长期的亲密关系,这种爱情表现出亲近、沟通、分享以及爱情关系的巨大投入。相伴之爱的典型例子是长久而幸福的婚姻。
·愚昧式爱情:缺乏亲密,只有激情和承诺。缺乏亲密的激情和承诺会产生愚蠢的爱情体验。这种爱情会发生在旋风般的求爱中,双方并不十分了解或喜欢对方,却在压倒一切的激情基础上闪婚。
马克·吐温说过:“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1/4个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如果一段感情曾经是亲密的,而且互相奖赏,那么相伴之爱就会植根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中,愈久弥醇。几乎所有长久幸福的婚姻关系都离不开相伴之爱,相伴之爱可以持续一生,这才是婚姻的本质。
如果现在的你正对爱情感到困惑,正在为失去激情而感伤,感到美好爱情的幻想正在破灭,不要急于否定这段关系,静下心来感受一下你们之间是否还有亲密的感觉,你和他在一起能感觉到温暖和踏实吗?
如果只是激情消失,暂时无法接受,你有必要冷静下来好好回顾一下,你过去的亲密关系是怎么结束的。你要试着去反思一下自己对爱情的认知是否存在局限性。你对爱情的认知,决定了你对爱情的感受和态度,也决定了你的亲密关系的质量。
请试着打开你的爱情思维,打破对爱情固有的狭隘认知,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爱情体验,感受到相伴之爱的幸福,让你的亲密关系走向正向循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真正的爱情不一定多么的轰轰烈烈,而是在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相知相惜。只要不是相爱相杀就行。
还是那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懂得该争吵时也争吵,该放下时就放下。多沟通、避猜忌,不要让人生陷入不必要的内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