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清东陵的认识,只停留在孙殿英盗慈禧之墓的神密故事上,直到参观了清东陵之后,才填补了清朝皇室陵寝在意识中的空白。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整个陵寝北面背靠连绵的太行山山脉中“昌瑞山“,陵寝的起点以”金星山“为前山,两山之间相距8公里,营造了6公里的神道,整个陵区西面是一条淋河,聚河成湖,是一个终年有水的龙门湖。
神道的终点就是入关第一世帝祖顺治皇帝的“孝陵”,其余皇帝以此神道为中轴线,以“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依山势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孝陵”左边是其儿子康熙的“景陵”,次左是同治皇帝惠陵,右边是其重孙子乾隆“裕陵”,次右是咸丰皇帝定陵。
皇后陵和妃园寝在本朝皇帝的旁边。儿孙陪伴突出长者为尊的伦理设计理念。清东陵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石牌坊、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清东陵的建设历时近两个半世纪,建造极其奢华。
在58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裕陵的地宫是九券四门结构,进深54米,372平米,工精料美,气势非凡。
乾隆帝、后、妃等六具棺椁安葬于此。地宫里面布满了佛教题材:三世佛、五方佛、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佛花以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雕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型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
整个地宫展示了一个鼎盛时期的清王朝综合国力的反映和乾隆好大喜功的个性。乾隆皇帝弘历继承父祖之业,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武功十全,拓疆两万里,收复新疆、西藏、台湾,使清王朝达到了极盛时期。
他的皇陵,工精料美,富丽堂皇,雄伟与豪华程度已不必多言。慈禧陵墓建筑之华丽精美,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极其考究,有三绝之称:一是木绝:三大殿的木结构全采用黄花梨木,二是金绝,殿梁和天花板上全是沥粉贴金,殿内明柱上的盘龙全是贴金铜龙。
三是石绝:所有的石柱都是汉白玉雕刻而成,慈禧殿中的龙凤全都是“凤在上”的,更有“一凤压两龙”的纹理象征着慈禧独揽大权的野心。
总之别人拿来做首饰的宝物,她全用做建材,令人咋舌,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慈禧碑亭为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里面耸立的神道碑,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之陵”。
清朝276年间,就有247年在修建“清东陵陵寝”,陵区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除了清西陵几个皇帝,满清繁华退尽,全都长眠于此了。
在“陵”的符号下,它涵盖了我国古代哲学、建筑学、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凸显了建筑文化、忠孝文化、福寿文化以及皇家文化等传统文化之大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
清东陵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规模最大、所葬帝王后妃人数最多的皇家陵寝建筑群,它不仅是中国帝王陵寝的集大成者,还是与之相关的祭祀文化、古代建筑文化等多种传统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
清东陵的经典与美不仅在于它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建筑中的每一件馆藏文物也都收敛着岁月的风雨,凝聚着无数华夏人民的智慧。它们,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它们,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
在这里,你能直观地欣赏到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合一”建筑理念的实践。在古人眼中,陵寝不仅仅是祭祀逝者的地方,更是人类文化思想传承的载体。
在这里,中国古代皇陵的设计者与建造者们将人类的精神融入大自然中,借助山体的崇高、湖泊的静美,营造出“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的完美意象。
有人说,漫步在清东陵,便如漫步在时光的长河里,在与金瓦、朱墙、飞檐的美丽之约中触摸历史;古韵清风中遥祭往昔,尽享文化的盛宴。
今天的清东陵,已成为历史遗迹与中国古典文化的象征之一,人们前来参观望,已不仅仅探寻往昔,更多的还有来享受历史文化的盛宴,接受中华古老文化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