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是母亲的勤劳和美食
80后这一代人,是最特殊的一批人。计划生育抓得很严,但我们村里的家家户户都是二个小孩或以上,这是幸运的。80后读书时,每个学期要交200多块钱,那时候一根冰棒才2毛钱,一支铅笔才2毛钱......一家人忙活一年,还要上交公粮,存不了多少钱了。
但我家是幸运的,勤劳的父母在九几年靠双手积攒了一些钱,东拼西凑在村里工业区买了一块地,建起了一栋出租房,靠着一点租金供养了我们兄弟两读书大学的学费,那都是后来的事。但孩童时辛劳是无法磨灭的。
一、儿时的辛劳与美食
儿时,最深的记忆是,早上起床时,父亲已经去菜市场卖完菜回家了,母亲已经在喂鸡,煮猪食。有时候卖的不好,节假日什么的,会回来得晚,母亲忙活的事儿就多了!那时候,父母种了两亩地蔬菜拉去菜市场卖,耕了五亩田,还有一点点甘蔗地,养几十条猪,几十只鸡鸭,种十几棵果树......我的童年就是这些田地之间穿行,在果树上跳跃,想不明白活动量那么大,现在身子还有点瘦弱,不知道是不是营养跟不上呢。
儿时的上学路,学校离家三四公里,都是自己走的,中午走路回家,一天2个来回,四趟,每次都期待哪个有自行车的学姐学长带一路。
所以,吃早餐、午餐就很冲忙了,基本都是在路上边走边吃。母亲做的红糖糯米饭、煎糯米薄饼、煎发糕饼是吃得最多的,中午红糖冷饭泡开水、白粥配榨菜,放点青菜的咸汤圆是难得的美味了。
长大后的糯米饭放了腊味香菜,煎糯米薄饼也加了腊肉,现在我也偶尔做给儿子吃,儿子还是很期待的。
儿时的晚上是忙着帮父母洗菜、摘菜、整理好,放在箩筐里,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拉去卖,妈妈就煮猪食喂猪,喂鸡鸭。每年两季收割稻谷农忙时,更是忙到半夜。
到中学时候,搬家了,有几套房子出租,家里条件好点,父母们不养猪了,但还是回旧房子去种菜,卖菜,农活少了,但母亲没闲下来,帮人家带大了4个小孩,阿姨两个,邻居两个,所以小时候,家里好不热闹。
稍有空,还拿一些电子厂的手工活、塑料花回家加工,一家人晚上都在忙活,搓得手指头贴胶布减缓疼痛,我偶尔会以做作业、看书为借口躲在房间里,母亲对我们的学习没什么要求,所以到现在自己的书写都不太好。
二、节日里的美食
农村的小孩,最期待过节了,节日里父母都会加点肉,做点应节食物,手巧的母亲什么节日的美食都是会做一些。
炸角仔,贺年糖环、蒸年糕,家家户户多会做的贺年食品。小时候是角仔和糖环是硬邦邦的,吃起来要用力嚼,可好吃了,是因为那时候没什么零食,肚子饿了随时拿起一个吃。现在妈妈每年过年前还在做,只是做来卖的,有些本地人喜欢吃,让她帮忙做,角仔、糖环更酥脆可口了,但吃得很少了,油炸食品容易上火,现在零食也多了。小时候过年,早餐就是一块年糕,白天肚子饿了再来一块,现在过年也偶尔吃吃,少了年少时的那份香甜。
炸麻球,比较耗油,油比较贵,所以节日里才会做,有甜的,有咸的,都非常可口,酥软,现在市场上卖的都是甜,里面填满了糯米。现在,一些邻居家里有喜事,也会叫母亲帮忙做一些。
芭蕉叶糍仔,没有哪个节日限定,平时很少做,偶尔会做一些。糯米里面裹着一些蔬菜粒和肉沫,再用芭蕉叶包起来蒸熟来吃,家里大人小孩们都爱吃,我每次都吃好几个。现在母亲依然经常做来吃。
清明节前后的生梗糕,用木棒把生梗叶研磨细碎,和着清水和糯米粉,放在盘子里蒸着吃,叶汁的苦涩和糖水的清甜在舌齿间交织,但一家人都爱吃,说是有清热解毒的效用。
端午节粽子,小时候的粽子是红绿豆和肥猪肉,咸蛋黄是很少有的。到现在咸水粽子也只是多了点瘦弱和咸蛋黄,今晚母亲节在家吃饭时,母亲还在给锅里的粽子加柴火,因为又有人找她买粽子了,快到端午节了,母亲又收到很多粽子订单,有得忙一个多月了!办公室的老师们都爱吃母亲包的咸水粽子,要买。
中秋节,全都是父母种的马蹄、茨菇、芋头、花生、番石榴、柚子、龙眼、芒果,做的炒田螺、煲鸭肉粥,除了月饼,豆沙月饼,三仁月饼,五仁月饼,莲蓉月饼,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月饼里面的蛋黄,莲蓉月饼是奢侈的,但现在依然最喜欢吃五仁馅的月饼,坚果的口感和油香味。
三、闲不下来,依然爱美食
母亲不爱下厨房,小时候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就随意做点能填饱肚子就行。现在父亲不用干活了,基本都是父亲下厨,听得最多的是母亲的唠叨:这个菜怎么这样做,做得不好吃。每次父亲都不出声。
母亲依然做着节日美食,特别是贺年食品:角仔、糖环、年糕,端午节的粽子,这几个虽然很多邻居都会做,但嫌功夫多,逐渐很少人做了,母亲这几年积累了一些客源,所以一直坚持在做。偶尔刷视频看到一些美食也会学做来家人们尝尝。又学会做艾叶糍耙,酸辣鸡爪、桂花糕......每天还回去旧房子做点菜、瓜果,一直都没让自己闲下来。
我虽然现在搬出去了,但每周至少回一趟家,看看父母,吃一顿饭,或者母亲又做了什么美食白天就跟我打招呼,让妻子带小孩回去吃饭,再打包回来给我吃。可能从小到大都看着父母的勤劳,影响着了我的性格,一直以来,我做事都是比较勤劳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