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过程,书本的字数页码或多或少,都可量化,阅读思考程度有深有浅,不得而知。
被动的阅读,不落笔在纸上,不着于言行中,读了什么,学了什么,运用多少,收效多少,终是悬案。
输出的过程,需要调动全身各种功能的,需要知识、思维、情感全部参与进来,是大脑带领着身体和精神的各路人马进行的一场战斗。
主动的输出,笔记、写作、转述、培训、分享等,都是对读书学习的有益衡量方法。
前者低能耗,深入其中,很容易体会到满足感;后者高能耗,虽然做好了有更大的收获,但做的过程的确是费些脑力体力的。
就像我读古典老师新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读起来酣畅淋漓,很多观点,与我自己有意无意总结出来的三观不谋而合,这些哲学方法论实际在生活中,在应对和解决生活和工作扑面而来的问题时,也都不断地发挥功效,有用时窃喜,无用时调整,并持续在下一个到来的问题上进行验证。读书带给我第一反应的快感,深浸其中。
读的过程中,我也一度满脑子兴奋,觉得这本书我有很多要说的话,很多干货可以分享给朋友。但真正读完之后,开始着手整理这本书的内容要作输出时,第一反应却是抵触的。
因为这本书像一个搅拌器,而我的大脑则是一间杂物间,看完之后像是被搅过了,脑子更乱了。我的想法像一缸散豆,原来还能捡出一颗颗豆子,现在搅完了,成豆渣豆浆了。我突然茫然了。我且认为是跃迁之前的临界点,黎明之前的黑暗吧,不然读书学习信心崩塌,连最浅层的无用功都做不下去了。
细分析下我之所以会更茫然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原有的知识散乱无序的,原有的思维体是平面、线性、甚至有些是散点状的,原有的方法论都是无意识的产物,总结一句话知识、思维及方法不成体系,虽然一直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学习,但是学进来的东西杂乱存放起来没有规则,取用起来全凭记性和直觉,虽说女人直觉较强,但记性一般,实际运用真的只能靠缘分。
第二,努力勤奋一直是我的代名词,从来都是忙忙碌碌的学习各种知识,阅读热来了跟着阅读,一年100本书,一年365本书,头悬梁锥刺骨早起晚睡,打卡宣誓;写作热来了,跟着写作,日更周更晨起半梦半醒无意识写作,看起来励志且鸡血,并且也深深的感动着自己,以为这样也可以被写进成功的公式里去,成功=99%的血汗+1%的灵感。殊不知,卤水点豆腐,没有那个一点的卤水,永远成不了有形的豆腐。没有那个1%的灵感,99%的血汗只是血汗,只是在积累和量变,无法做到质变,也就是所谓的跃迁吧。
第三,最近读书遇到一个浮躁期,因为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之后突然遇到了一种困境。想要看的书很多,想要学习的东西也真是无问东西,一下子堆在面前变得焦虑起来。
这本书全面地把当下我遇到的问题全部概括进去,一时间仿佛全部有解,又全部无从下手,作者抛过来的问题,有点接不住的感觉。消化,还需时间,用另一本书名来说,还需要“和时间做朋友”。
我这种茫然怎么破局呢,茫然中思索一二,先来给自己打个头阵,以待更深入的探讨。
首先,不要指望灵光一闪,就能破局,长久以来积习形成的思考模式不是一朝一夕随便读个《跃迁》就能随便“跃迁”的,这一点要对自己的水平保持觉悟。所以,各种学习还是不能停下来,可以放慢自己学习输入的速度,但不要停止思考的进度。年龄30+的人,多少会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有用或还没有用的经验,这些经验并非一无是处,不需要全部抛弃,更多的要做的是整理和整合。
其次,整理和整合的过程,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思考模型,将这些纷乱无序的经验进行归类总结,原则就是要简化出来,清晰出来,这样才能方便调取使用。
一个人想要拥有一片果园,首先要想自己想吃什么水果,比如想吃樱桃,就要种樱桃树,想吃苹果,就要种苹果树,想要一年四季吃不同的水果,就要分时分季种不同的果树。
为什么读书和读什么书,就要先问自己想要什么,就像想吃什么水果,就种什么果树一样,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才能变得有方向。
读书的过程,也是如此,一本书确定下来要读,就应该从问题出发,我想通过这本书解决什么样的困惑,想从里面得到什么新知旧识,用什么方法得到,最终用什么方法检验得到,都是需要明确提出来的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出发,就像种下的树木,有了这些问题作为输送养分的脉落,才能开枝散叶,结出果实。否则没有这些主干型的支撑,我们随便逮住一棵树,东撸一把,西搂一把,最后到手的都是一些零七八碎的树枝树叶,当时看起来还算新鲜,等时间一长,那些水分一散,全是一地枯枝败叶,也品尝不到味美的果实。
我们要建立起知识体系,就像建立自己的果园,自己为自己种下想要的果树,树要有根有干,要认真管理这些树,要让这些树有序的排列,充分让每棵树都能照见阳光,修枝剪叶,移植嫁接,等待这些树的成长,等待果实的收获。
浮躁的读书,是看不清楚社会发展趋势的浮躁。在这个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观点,各种想法思潮不断抛出来,知识变得过于容易获得,就会陷入选择上的困扰。
我们太容易受到外界的信息的干扰,想搜索的问题会被一堆推送信息挤掉注意力,就很难一直聚焦和专注。想去的地方,总是已经有人动身出发,想到的点子,总是已经有人动手去做。 处在这样的飞速运转中,就总觉得跟不上节奏, 无所适从的焦虑。
世界像是张开了一张信息大网,将人密密麻麻的包住,知识突然多到让人无从选择。社会发展又像是飞速旋转的车轮,人们被车轮挟裹着,将不是跑步前进,而是连翻带滚,十分狼狈。所以,是时候换一下方向,暂时跳脱出来,看一下情况,才能找准属于自己的车子,跟上时代的脚步。
这些浅薄如流水一样的想法,大部分来自读《跃迁》的所感所想,虽然书中一直强调要系统化的思维,我也期待我能打造自己的知识系统,但本文仍然散乱和直觉式的,所以暂且作为“跃迁”的起点分享出来,我想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他人、与未来的自己进行联机学习和思考,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