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我们每个人都在或曾经在某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平台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所能获得的利益也相差悬殊,包括经济上的、荣誉上的、地位上的、待遇上的等等。一个适合充分展示自己的优质平台,能够让自己在上面尽情发挥、游刃有余,给自己、家庭甚至家族带来各种巨大利益。这样的平台,凭普通人的能力一般很难触及,当然不排除类似天上掉馅饼的机遇。央视这样的平台一般人难以企及,我们也看到好多著名的前央视主持人,自从离开央视后就默默无闻了。像褚时健这样的能人,在离开烟草行业后,还能在七十四岁东山再起,实属人中龙凤。
如何登上符合自己预期的平台,与自己平时的努力、追求、机遇、上级领导的认可、大环境等等密切相关。就我自己而言,从未想过当官、出人头地。我们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最多也就百分之二十,大概五六个人。其他同学多是当官或当教师,还有不少人经商。我们自动化专业在企业里其实是份非常辛苦的差事:压力大、需不断学习、竞争性强、收入不高、职业发展上限也低。所以毕业后,好多同学根本没想过在这个平台上发展;相对当官而言,当教师是更稳妥的选择。有些同学走上仕途,一方面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才华、追求、能力,也有机遇。比如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制造业企业,制造业是主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人员很难与专业对口的制造业技术人员竞争。为此,我们的一些同学放弃了本专业,专门调到生产工艺科学习生产工艺技术,以此为立足点,然后从生产科长、副厂长、厂长一步步攀登上去。我们一位做服装生意的同学曾多次说过,一想到进工厂、面对那样恶劣的工作环境,心里就一百个不愿意,所以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商界。我呢,平心而论,就是喜欢鼓捣电器之类的东西,从未想过当官——没那追求,也没那能力,觉得搞自动化技术挺好,一直干到前几年,直到身体吃不消,才彻底退出了这一行。
对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来说,只要身体好、爱学习、肯钻研,在自动化技术这个平台上立足并深耕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但守住这个平台也并非易事,对单位领导而言,肯定更青睐聪明的年轻人能尽快接替老人,更希望有一支庞大的年轻人队伍能接班上一辈的班。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创新,自动化领域的新工具、新软件、新控制器以及更友好的学习方法,让聪明的年轻人能以更少的精力在极短时间内掌握最新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而有着数十年经验的老技术人员,唯一的优势除了经验还是经验,可在大数据的加持下,个人的一些经验显得不再那么重要。所以老技术人员离开平台是迟早的事,他们在时间、体力、脑力、观念以及适应新环境等方面,都无法与年轻人抗衡,最好的结果恐怕就是担任顾问角色。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不招聘三十五岁以上人员”的现象,恐怕就与此有关。
如何适应新的身份、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是每个人都必须考虑和经历的。如果能正常退休,提前“软着陆”是最好的选择,到五十岁就该考虑这件事了。可现代社会迫使不少三十五岁的中年人提前进入了“软着陆”状态,技术工作者尤其如此,特别是那些对工作特别热爱、特别执着的人,否则很可能在身心上造成很大伤害。我就是这样的人,快五十岁时还在冲锋陷阵,当时也受到厂里的高度重视,大项目往往交给我负责,还一直忙着设计项目、编制自动化控制程序,经常连班加点、熬夜,结果没几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最后不得不主动退出这个自己一生挚爱的平台,频繁出入医院。
现在我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状态,经过几年的医治和调养,身体已经恢复得相当不错。已然告别了过去,如今重新热爱生活、爱惜自己的身体,不仅主动多承担家务,也注重加强营养。现在时间很充裕,每天除了散步,还能看自己喜欢的书、学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简书上抒发感受和回忆更是莫大的乐趣——在新的“平台”上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