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读书,是《建构解决之道》的第1课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精义的B0X练习“可能性的征兆”。读了之后有一些感觉予以分享。
主管建华来晤谈的主题是怎么让自己不生气?
因为建华想做一个好的主管,但是在生气这一点上他被“卡”住了。
他也曾经做过尝试改变,比如当他客客气气地告诉助理哪里该改进时,他的助理会嬉皮笑脸的说小事一桩。后来只是略有改进,但没有全改。
当助理再用类似的态度对待他时,建华便直接指出他疏忽,摔助理的亚划书,说他不负责任。
事后知道助理抱怨,他很想出面澄清,但又担心事情反而闹大,所以没有动作。不得已才来做咨询。
所以,这里的可能性的征兆有很多。比如建华想要有所不同。曾经尝试过,也有一定的小小效果。想采取更多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里的事情。也就是在目标、资源、一小步方面已经有着改善问题情景的作为。
所以,咨询师会围绕着目标、资源及一小步,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探索,帮助建华走出来。
让我想到我们平时的焦点解决咨询何尝不是都是这样的?
当事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了困扰和卡点。他也可能尝试着去解决、去改进,也许会有一些变化。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会让当事人很难受、很痛苦,卡在这样一个点上,影响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
找到咨询师是想找到解决之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还在来访者的手中,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咨询师是陪伴来访者发现资源的专家,当事人是带着解答而来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答案了。所以咨询的结果,好似来访者和咨询师合作协奏出来的一幅美妙的共鸣曲。
所以,做为咨询师当遇到来访者谈他的困扰或困惑时,可以大胆的设想,他想要的是什么?可能做过一些探索和尝试,没有成功,但是,已经有了可能性的征兆。现在想更多的解决问题,我当下能做的是什么?怎么样陪伴合适?也就是目标概念化。所以,我们就要更多的探讨他真正的想要啥?拥有啥?能做啥?他的可能性征兆是什么?这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