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对莆田餐厅进入中国市场,「品牌名」无法注册、要不要修改的解读,让我对「品牌资产」和「品牌资产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做任何一件事,一切以是否形成资产、保护资产、增值资产为标准。”
文中写道:“做咨询不仅是帮企业做‘战略咨询’,同时也是帮企业做‘心理咨询’。企业的很多动作,都来源于企业家的心理焦虑。”
这段话也给我了一些反思和启示,不仅对于经营企业的企业家而言是如此,对于每一个经营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的人也是如此,道理都是相通的。有两个方面,首先对每天重复做的事情,进行可视化,看看这些事情中,有多少事情是为了缓解焦虑而做,看见焦虑,然后追问焦虑的背后是什么,从而看到做这件事最底层的动机,多数情况是害怕;其次,当自己觉得“我应该多做点”或是“更努力一些”的时候,多一个思考角度,审视自己想要多做的事是因为焦虑,还是真的想做;接着,从「资产观」的角度判断,它是否能形成资产,是否能持续做,是否不会损害目前已经积累的资产。
原来,乱动作源于心理焦虑,心理焦虑的背后是心神不定。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焦虑和心神不定的状态。然后就会陷入在,做的越多-不确定性越多-更焦虑的恶性循环里。
文中写道:“莆田餐厅在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面临两个突出的‘品牌问题’:一是莆田商标因是行政地名,无法取得中国注册,要不要改?二是很多人说‘莆田’两个字给人的印象是江湖游医,在国内会产生不大好的联想,担心这个名字会给企业带来牵累。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就是进行企业寻宝,这也是华与华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认为一个企业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做对了一些事。但往往学多了、想多了之后,反而走偏了,自己把好的东西丢了。企业寻宝的过程就是帮助企业重新找回、擦亮他们多年前,甚至创业初的做法,然后把这些‘宝贝’进行放大,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变。”
最近的一个项目也让我看到,企业打算做品牌的第一步总是先审视“品牌名”合不合适,如果不合适就有要改、要换一个重新开始的想法。其次也是关于“品牌联想”的问题,企业内部的人因为太熟悉太了解,对“品牌名”的联想代入了很多个人想法,类似,会以为企业外部的人看到莆田就会与江湖游医的印象画上等号。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我对于福建省和莆田市完全没有了解,完全不会有这样的联想。即使对于本省本市的人而言,他们会对这个印象很敏感本身也是自我不接纳、不认可的表现。如果因为过去莆田与江湖游医有直接的印象,大家都不去用它,这本质上是在逃避。
文中写道:“如果莆田品牌联想不好,那就让这个名字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美好,让我们重新赋予‘莆田’,美好、美食的联想!”
这才是更硬气的表现,如果只是顺应他人的看法,大家认为不好,自己就不做了,那就永远做不出自己认为的好。
面对“品牌名”商标注册问题解决方案的第一步是进行「企业寻宝」,寻宝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把过去做对的,好的东西重新找回来延续下去。
“学多了、想多了之后,反而走偏了”,这里给我一个很重要的启发是,多做一些事情不一定比少做一些事情的效果好。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随着行动的展开以及行动带来的成果的增多,就越发地会有一种“应付不过来”,或是感觉“世界好大”,“没见识过”的事情好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的这种失控感,这种感受出现的时候,最容易做的就是“学更多,想更多”,学更多,想更多的时候,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过去做的事情了,这也就是走偏了。走偏的根源来自心不定,心不定是因为焦虑,焦虑就会乱动作,动作多且缺少判断标准的时候也就容易偏航。
文中写道:“我们在进行企业寻宝时,发现‘莆田’这个名字从创业初就在使用。在创始人方志忠先生看来,家乡菜就用家乡名,不需要太复杂,这么多年已经成为重要的品牌资产之一。在华与华方法中,我们强调‘品牌资产’和‘品牌资产观’。「品牌资产」就是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消费者认知,做任何一件事,一切以是否形成资产、保护资产、增值资产为标准,对那些能形成品牌资产的就不要改动,要坚持。”
这里首先让我看到,对于「品牌」而言,最重要的是「品牌资产」,品牌资产从行动和积累中来,在时间的作用下使越来越多人了解、熟悉并形成了固定的认知和印象,这也就是原文对「品牌资产」的定义,“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消费者认知”。
今天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有「资产观」的意识,「资产观」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无论做什么,都要多一个思考,思考它是否能“形成资产、保护资产和增值资产”,如果不能那就不做;如果对过去形成的资产有破坏,更是不要做;如果只能做一次也不要做,只做能积累下来,形成资产的事情。任何一个动作都是能量的“投入”,投入要计算的并不是投入产出比,而是要思考是否能够积累下来形成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