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澄老师给我们分享高效成长的两个核心:
1 以终为始
分享了以终为始和目标导向的区别。
始是指当我们做决定的时刻,
终:让自己满意的意义。
老师讲课的高级感,总能说到人的心坎上,就是说的那个点特别透彻以及精准。
我一直以为以终为始是以目标为导向,老师分析了以目标为导向是做做事,而以终为始是做人的层面,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往往很少问自己,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突然到了某一天,你心里突然来了个声音,我来此作甚? 借用郭腾尹老师的话“什么是你的不虚此行,什么是你的满载而归,什么是你的含笑九泉” 这三问,问出了自我价值,你对世界的价值是什么,你的传承是什么?顿时一种起鸡皮疙瘩的感受。
正如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那本书里说到“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生存时,便能活下去。”
所以我问我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内心清晰半模糊,我得好好确认一下。也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随着闻思修会变化,但是每个阶段,自己内心得笃定。
因为人只会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这句话也是老师的金句。还有一句生活要认真,否则对不住这鲜活的生命。听到这个我突然发觉自己的老公是一个认真过日子的人,他懂得安住于生活当下的人,无论做菜,还是做某一件事,他都能专注。
2 精通一个
掌握精通一个点。
找到一个点,打透它,深度是可以延展到广度的,大概因为底层的逻辑是一样的吧。
突然想起去年一年时间里大半年,都在研究怎么做英语课程设计,然后观看了很多外研社办的课程,也看了一些英语教学方面的书籍,听专家的讲座。回过头来,发现那段时间做的深入学习,给自己在学习,设计任何课程时,提供一个模板,我可以看到课程设计背后的逻辑。这也许就是老师说的当一点打通时,其他点也通了,虽然自己还没有精通,但是似乎更明白那个意思了。
当老师在问我们什么是你的精通,我脑袋里出现找答案,发现自己真没有一样通,七七八八也学了一些东西,但是每一样都不是精通。不免好奇,自己要怎么去找那个点。
那老师分享找到自己心中的好奇以及热情。我在问自己什么是自己的好奇以及热情呢?
我想热情是写东西,在文字世界里抒发自己的心思。好奇是我对人和有生命的东西比较好奇,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这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等。
那还是没有找到?那怎么在日常做呢?
关注自己的注意力,每天为自己此刻你正在注意什么?将注意力关注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
将自己的目标与意义结合。
心安了,注意力才会集中。那在生活中就去冥想,因为我也想不出第二点了。我现在想做的一件事,找到那个点,去打透。
有一种理论,“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是不是这个意思呀?
3 那是不是人人都需要高效呢?
否。比如赌徒以及穷人心态,自己选择不需要的人。
对于那些思考人生意义是什么的人需要,那就正合我胃口了。
最后感恩老师,以老师的一句智慧结束今日学习
“在娃娃机上的娃娃,不是你的娃娃。只有在你手上的娃娃才是你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