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平台上机会很多,能赚钱的业务一定是广泛存在的,复制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因为大产品它要顾及到很多用户,它肯定是一个大而全的东西。但是它既然要做到大而全,它针对某个小的点,它就没有办法去深入、个性化的做得很强。所以我们就可以找到某一个点,就把它深入。好像知识星球这个产品他做很多社群,但是他又没有精力做一个导航网站,所以我就去做了一个知识需求精选站,我这个作用也是基于知识星球这个平台做的,找到一个切入点。
2.早期入场一定要离变现环节近,这样在做大用户规模后更容易建立商业模式,比如做内容和接广告,能快速得到正反馈。因为不同的模式,它的变现效率不一样。
a.比如你做汽车,做科技或者做减肥,它直接就可以变现,它的带货或者说接广告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如果直接做这类的方向,它变现是很快的。
b.但如果你要做成长,要做沟通,要做写作,相对来说是会更难一些的。写作还好,成长就比较难,因为成长你太散了,没有一个具体的抓手,告诉用户怎么才能成长?但也不是说成长不要做,你看我公众号就做了成长,我就能做到比较好。所以我是高手。
3.要注意的是,尽量去做贴合平台底层逻辑的事情,比如微信要做私域,抖音要做自播,大众点评要以店为本,小红书要以人为本。前几天听条形马老师的分享,他说不要研究平台的算法,要去研究平台的需求。这句话其实就是讲的要去贴近平台的底层逻辑,因为平台想要什么,你就去提供给他,那你肯定就能获得流量,这是肯定的。
4.大平台的复杂度,让很多机会隐藏在细节中。试一试在一些垂直社区搜索“案例”“很好用”等关键词,会有耳目一新的发现。需求其实都藏在关键词里,叫做数据就是需求的抽象化。
a.其实现在很多的内容平台上,它都有阅读数、点赞数、评论数等等这些,抖音、知乎、头条、快手等等,他点赞多的就代表需求大。
b.所以你无论想根据自己的技能或者爱好,做一个产品或者找一个赚钱的方向,你就直接去搜索,通过你这个关键词搜索,比如你搜索英语,你就看哪个视频或者帖子的点赞数比较多,就说明这个方向上大家的需求比较强烈,你就可以从这个方向上做一个切入点,就变成自己做一个课程或者产品的一个切入方向。
5.比如你也去知乎搜索安利很好用这些东西,去抖音也可以搜,去各个平台都可以搜。它后面就会有人推荐很多商品。知乎上有一篇写的叫做“有哪些你看到第一眼就想买的东西”,这篇帖子,其实如果去带货,肯定是很大的一个需求。还有一个人把这个专门做了一个网站,把这几个产品全部拿下来。就是淘宝客的形式,大家通过你的链接买,你就能获得这个佣金。
6.有人提问说:关于写作,卫系老师观点是要打造作品,不要多,而明白老师提倡日更,日更目前很难写出作品,大概率就是一篇普通的文章,怎么办?
a.打造憋精品文章是对的,写日更也是对的。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憋竞品文章的微信老师是花爷、是涛哥。
b.憋精品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你有足够的行业专业经验。如果你有的话,那你直接去憋精品,这肯定是可以的。
c.我提倡日更的意思是,当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写出一篇精品文章,那你就必须先通过日更让自己的知识能力提升,然后你才可能写出精品文章。精品文章它不是说你想憋就能憋的,你想我写了五百多天,才写出一天十万加,那就是碰运气。
d.精品文章其实是要靠运气的。比如你靠热点、靠选集,它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e.所以你日更,锻炼自己的熟练度,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你慢慢锻炼好了,哪天碰到一个选题,你觉得这个可以写,有一定几率会传播得更广泛,那你就去深入地打磨它,而不是现在不练习写作,去憋一篇精品,那肯定是不可能写出来的。
f.如果你没有日更的这个熟练程度,你就不可能写出来这篇文章,就是这个逻辑,你没有数量上的优势,你不可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有的时候,人们他无法很快地赚到钱,无法很快地掌握一项技能,无法在某一个领域实现那种跨越式的突破。那么当人们把正反馈的要求定在那些地方的时候,他就会一直拿不到正反馈,一直拿不到结果。然后导致他越来越处于那种混沌、茫然、彷徨的状态。但是日更不会,日更你今天更完,你今天就干翻了这个世界,你知道吗?你马上就拿到结果了。其实日更跟日跑、跟日减肥、日健身、跟你今天做一个俯卧撑,跟戒烟、都是一样的。你知道吗?这是一个给最快让你拿到正反馈的、那种满足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