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散记随笔)
一、精简行动、精简物资
精简行动、精简物资,保持生存实力。
麻醉医师朱翔医师的突然早逝,再一次验证了小D医师那个关于柴禾燃烧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看来,对于个人来说:精简行动、减少耗能,保持生存实力,势在必行。
朱医师离世的病因是:心脏聚停,时年46岁。
张丹丹记得那天去复诊时,小D医师在回复张丹丹的一系列疑惑时曾提到:“XX活不过六十岁,因为他的心脏支撑不了他那么大的耗能……”。
当时,张丹丹还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以至于张丹丹当天的日记,都不敢记录小D医师的原话,因为自己都没有听明白。
今天来看,张丹丹的榆木脑袋似乎开窍了:只有钢铁般的意志,没有钢铁般的肉身。
所以,我们需要养护生命。
二、对比
与过劳死相对比,每一个选择自sha的人,不是伤春悲秋,就是生无所恋。
他她们不是对这个世界绝望,就是对人性彻底绝望。
所以,干脆选择一了百了,一死永逸。
万幸,张丹丹终于走过来了,终于避开了这个天坑。
回顾来路,险之又险。
1995年,张丹丹有可能掉进这个天坑。
1998年,是张丹丹第二次在这个天坑的边缘徘徊。
二十年后,狗p婚姻,又差一点要了张丹丹的小命。
NND!活到今天,真不容易。
万幸,简书渡了张丹丹。
一百多万字,终于让张丹丹在简书完成了自渡。张丹丹似乎有点人间清醒了。
活着,真心不容易 。除了那部分已经爬上金字塔塔尖的人。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快递小哥哥们永远在奔波的路上,在升降的电梯里、在寻找户主房号的焦急里,在投放柜前。
而靠单一工种谋生的人,每天在巴掌大的空间里,重复千百次单调枯燥的动作。因为生存, 从来就不敢任性离岗。
狭缝里求生的商人,昂贵的铺租、各类账单,似乎永远让他们头痛。
走实体与线上平台结合出击?
可天下乌鸦一般黑。
“线上平台不充值,您以为线上平台运营是可以靠喝西北风,就能够稳健运营下去的吗?
“你不充钱,它就不给你推,也就是不给你流量。在平台售卖一样的亏,不给你推送,就货卖不出去。我有好几个朋友,都已经经历了这个处境。”
这是2023年腊月,临近年关时,一水果店老板跟张丹丹的一席话。
而他实体店的月租金近7000元,这情况,只有房东是稳赚。
张丹丹好奇的是:“只是这个房东的稳赚,到底还能够持续多久?有周期吗?因为如果把商家都搞死了,商家们干脆不运营了,房东的稳赚,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也终于会划上休止符?”
如果真的发生了,想想怪可怕的:因为出租婆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如果没有别的能力的话,囤的米总有花完的一天,那生活又何以为继?
可见,时代不同了,世事会变迁。“一铺养三代”,似乎都成了一个谎言。
怪不得有人戏谑:“三代人养一个铺。”购置一个商铺,本以为靠店铺的租金可以养活三代人,谁知道?到头来,三代人的积储才能够买一个商铺,还不知道到底会演绎成什么结局?
而回过来再议塔尖,塔尖其实也不轻松,似乎更不容易。
因为塔尖人士取得的成就大,付出得也越多,人体精力耗损严重,有的人已经把命都搭进去了。就算许你荣华富贵加身,也没那个命消受了。
张丹丹!平常心吧!
不要痴心妄想,不要妄念缠身。
在充满欲望和厮sha的世界里,能够平安活下来,就是天赐福缘。感恩吧!感恩一路渡你活下来的人们!
彼岸,彼岸,梦中的彼岸!
那是你梦中的彼岸,它是多么的美好,又是多么的遥杳。
但它始终存在,它一直就在。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