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是腾讯科技频道出的一本书,早先就有了解过,这次买回来看看。跨界其实主要是阐释互联网+这个概念,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结合。
我自己本身就是有跨行业背景,从早先的材料专业转到光电,然后读了差不多五年光电又转向互联网,经常也会思考互联网与光电行业的结合;特别是我对智能硬件很感兴趣,这里面的学科交叉很多,包括硬件设计,嵌入软件和应用软件,互联网营销和销售等。
另外,所在的实验室更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大杂烩,数学,物理,电子,机械,光学,生物,医学,电信,计算机各种专业的人都有,都为了一个问题而努力。
从科研上和工业界上的现状看,单一知识或者领域的创新越来越难了,或者说只能做些微创新,难以有大的突破,真正的颠覆式创新又太难,跨界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向,目标在于用新的理念和方案去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互联网走到今天,人与信息、人与人的、人与商品的连接都已经完成,现在正走向人与物的连接和物与物的连接,掀起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高潮。
《跨界》这本书揭示了移动互联网大潮所带来的互联网+,分析了原因和未来的可能:互联网将成为基础设施,互联网行业将消失。基本的内容摘要如下。
1. 跨界爆发的条件
- 基石:智能设备的快速增长。
互联网化六大定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梅特卡夫原则、病毒扩散原则、六度分隔理论、马太效应。 - 动力:互联网的商业发展
C2C(copy to China):根本原因是风险投资,C2C是已经验证过的商业模式,
更容易拿到风险投资。
Glocalization(Global + 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雅虎——门户;谷歌——百度;eBay——阿里;ICQ——QQ;Twitter——Weibo;WhatsApp——Wechat…… - 引爆点:移动互联网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高速增长;HTML5技术;主体是“屌丝”人群;商业上,娱乐、广告、移动商务。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是物联网。
2. 跨界带来的整合和重塑
Offline的逆袭:传统行业开始利用互联网改进服务,银行、航空、公共事业部门等。
O2O之初:团购大战和打车软件共同催醒了O2O,教育了商家和消费者。
起步的在线教育行业:降低教育门槛;初创企业集中在幼教、K12、外语学习;传统教育机构、传统培训机构、互联网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合作与角力。
发端于支付的互联网金融:
1)第三方支付:电商
2)金融产品线上销售:各类宝宝
3)P2P:普通用户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征信问题;阿里小贷天然解决了征信问题
4)众筹
还有一个虚拟数字货币——比特币世纪之赌:传统企业VS互联网企业;阿里VS万达;格力VS小米;用户-用户行为-用户关系;3D打印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希望
即将迎来风口的在线旅游:
当一个事物被10%的大众接受时,这个新事物就会迅速扩散开来。在线旅游即将达到阈值,处于爆发前夕。视频:播与制
电视智能化,智能盒子兴起,电视可以像电脑一样使用;盒子不仅提供视频播放,还可以做交易、玩游戏、听音乐……
电影领域迅猛发展,BAT巨头进入电影市场;流量&电影营销;资本:普通风投&众筹;窗口: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游戏是电影的重要衍生产业。三大运营商:互联网浪潮下,虚拟运营商进入战场。虚拟运营商战略: 差异化、定制化、增值服务。
人的外部化:将人本给具备的功能让外部某一个物件来承担。智能硬件兴起。Google 收购Nest;Facebook收购Oculus VR。
外部化的核心是数字化,可存储、可搜索、可调用。硬件+云+APP应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家居产品、娱乐硬件、路由器、车载硬件、环境监测……未来可能会发展很多人体植入式设备。汽车业销售与制造:线上销售的困局在于汽车制造商有强大的线下分销体系;汽车网站主要模式是内容+广告;汽车金融和互联网结合的尝试;新能源智能汽车Tesla;车联网;车联网的安全问题。
3. 跨界的趋势与未来
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手机是中心;平板电脑在很多应用场景上使用率高于手机。
移动服务刚刚开启:工具、渠道、平台。
纯工具应用容易被大公司击溃,最好是转型为渠道:用户利用这款工具所消费的内容,与工具本身有着利益关系。比如iTunes。
但是渠道如果没有垄断(用户端或者合作伙伴)优势容易被抛弃,需要向平台转化。、
平台包含四个要素:海量端点、统一运营规则、吸聚和重组。
重组最难,微博做得不好,用户被各种信息干扰,平台优势减弱。入口入口入口:人与人、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人与服务;互联网摧毁中介,有制造一个巨型中介,比如搜索引擎,这就是入口。
隐藏在互联网思维之下的碰撞: 资源占有时代 - 管理资本主义时代(追求效率) - 技术驱动时代 - 金融资本主义。中国开始进入追求效率时代,管理、技术、金融混合,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巨头们的理想生意:寻找高毛利业务(躺着挣钱);百度关键字业务;腾讯游戏;阿里电商广告。移动时代:阿里找到支付业务;腾讯有微信发展支付和游戏业务;搜索不再是入口,百度仍在寻找。巨头的所有战略投资和并购都是为了寻找高毛利业务。
正确地认识泡沫:但凡一个成熟的细分行业,都必须经历泡沫期。比如视频、电商、团购都经历了泡沫期。当前,智能设备、大数据、科技媒体都有泡沫。泡沫不是贬义,也可以理解为“风口”;度过泡沫期的路径只有一条:融资能力。
满足需求还是满足解决方案:
顾客说:需要一批更快的马。 更快是需求,马是解决方案。微创新都是满足解决方案,颠覆式创新都是满足需求,比如发明出一台汽车,这种更快的交通工具。
颠覆式创新的要点在于由供给者提出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是用户自己想出解决方案。
这件事的风险在于:说服用户接受全新的解决方案。颠覆式创新有时需要渐进式创新帮忙,使得用户一步步接受。
这几句话看起来简单,其实蕴含了太多东西。我想到人的本质需求:生理 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 洛需求层次理论)。
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些开展,由此可以深刻地理解很多人的行为动机。**
后记: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大部分平时可能都接触过、了解过,看书可以系统的梳理一遍;也会反思一些东西:比如自己所了解内容的范围、边界;另外,也理解了更多东西,比如百度为什么会大力投入O2O,微信的产品逻辑,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的设计,人人和微博的衰落等等;更重要的一点是,会看到很多方向,虚的东西了解多了,会慢慢引导自己找到一个方向扎进去,不可能都做,也不能换来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