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人人可以上北大——北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总结篇第三节怎样开展家庭教育?第四部分多小的孩子也懂道理。
孩子是未成年人,心智发展水平有阶段性,分辨是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差,若不管其对问题是否理解,只一味的采取单单粗暴的“填鸭”式方法强迫孩子接受,短期内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长期的后果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留下对长者、权威、强势的畏惧心理。“不讲道理”的教育方法很难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孩子虽然是认知水平较低,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一张白纸。在婴儿期的孩子就有通过声音来感知周围人群的态度,孩子天生就会察言观色。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的强。孩子的信息来源可以从亲戚,老师,同学,朋友,公共传媒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从这些信息源中,孩子要经历很多事情。在吃饭,看电视,一起游玩等活动中,针对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有意识的利用一切有利于教育孩子的场合,启发诱导孩子,孩子就会逐渐成熟起来。
多小的孩子也懂道理,多讲一些道理,孩子就懂事的早。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家长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而应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对孩子采取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办事实,讲道理,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使孩子认清道理,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花生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