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年学会把祈使句变成问句
12.9儿子的苹果手机坏了,问我该修还是该买新的,修的话要一千元。我正准备回答说,那当然要买了。而且我连要买什么手机都想好了,最近老妈刚买了一个oppo手机,只花了一千多元。我刚要说出口,突然想到最近学习心理学网课上,曲伟杰老师的一句话:对孩子多用问句而少用祈使句。于是我的话改成了:那你准备修还是准备买呢?如果买,你会买什么?接着,我当然少不了一句暗示:最近姥姥刚买了一部oppo手机,才一千多,也挺好的。
把祈使句改成问句,这一件简单的事情,我用了足足20年才做到——儿子20岁了。
先从我自己的小时候说起,我的老妈对我用的都是祈使句,哪怕现在我已经这么大年纪。如果近年来她的祈使句变得委婉了,那也是因为她对自己日渐老去的妥协。
我和老妈一生对抗,无数次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尊重我的孩子,让他自己做选择。
而从孩子的反馈中得知,我并没有这样做。还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自鸣得意地对他说:妈妈对你很宽容、很信任吧?孩子回复了我四个字:非常严厉。
更让我震惊的是他上大学以后的某一个暑假,我自觉已经非常尊重他,但是某天我们因为一件家务事起了争执,我无意识地让他听我的指挥,孩子突然愤怒地对我说:我说了那么多话,你根本没有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你根本不听别人的话,只按你自己的来。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在对着老妈大吼,原来我没有做到我标榜的信任与尊重。
而现在我开始试着用问句而不再用命令式的祈使句和他说话,这一切都源自于心理学的学习。
我原以为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今天明白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
最后儿子决定先修手机,但是因为修手机要一个月,所以也要买手机,并且要买一部国产豪华机。我稍作挣扎与犹豫,决定信任他,我自己不也在用两部手机吗?他也许确实用得着吧。
但是信任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有实力的,所以,目前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老公你要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