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在位时,当时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时的“贞观之治”,就是唐朝的太平盛世。唐太宗在位时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因为唐太宗常保存着三面镜子。
那么,这三面镜子是指什么呢?铜镜、史镜、人镜。
铜镜意思是说:“拿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帽子;
史镜意思是说:”拿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规律;
人镜意思是说:“拿别人作镜子,可以明了自己的优缺点与对错。
唐太宗的话指导人们:要善于吸纳历史经验,常将人比已,相互比照优缺点,理解学习别人的长处,体察戒除别人的缺点。唐太宗的话,内含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历史的真理,因而成了千古名言。
唐太宗把魏徵比作是一面”人镜“,魏徵是一位历史学家兼政治家,他远见卓识,总揽梁、陈、北齐、北周、陏五朝史的编撰,并亲自主编《陏书》,前后达16年之久。《贞观政要》曾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等45位大臣的问答,有大臣的劝谏奏疏及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对唐太宗君臣以史为鉴治国安邦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
三面镜子,对于现在的我们,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铜镜、史镜、人镜这三面镜子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熔冶打磨出来的。我们现在铜镜是人人都在用,但是史镜、人镜却往往会被我们所忽视。
正如《增广贤文》里所说:”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意思是:古代圣贤的名言,谆谆教诲着我们。经过大量地搜集扩篇,使我们的见闻有所增加。把总结古人的经验教训作为我们今天处世行事的指导,因为古今是一个传承关系,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我们应该聆听古人的谆谆教诲。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精华,提高我们自己处世行事的能力。使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和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