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之受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之受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华杉详解
子张问什么是明。刘宝楠解释说:用人不疑,就是明。《左传》说:“知贤明之谓明。”《春秋》:“明者知贤不肖,分明黑白也。”分得清君子小人就是明。古人说“明君”,就是亲贤臣、远小人的君。
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明呢?孔子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能在他那儿行不通,就是明。“谮”,是中伤,污言。“愬”(sù),同诉,是倾诉,诉冤。
有人来向你中伤他人,进谗言,不是直接了当,而是旁敲侧击,润物细无声地向我渗透。比如刘邦要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的使者到刘邦大英,先高接远迎高规格接待,两句话之后,一问:啊?原来你们是项王的使者?我们还以为是亚夫的使者呢?当面把酒食撤了,换上粗茶淡饭,接待官员也换了,换上低级别官员接待。就这么拙劣的表演,居然骗过了项羽的使者,也骗过了项羽,回去就和范增离心离德,最终自毁长城,把范增撵走了。
曾国藩讲将道。他读了《孙子兵法》,智信仁勇,他绝望了,觉得自己一条也不合格。后来他自己总结出两条,叫“廉”“明”。“廉”,是钱财上清楚,账目公开,士兵对谁军事水平高搞不清楚,但对银钱都在意,你若清廉,账目公开,士兵们对谁军事水平高搞不清楚,但对银钱都在意,你若清廉不贪,又能经常给大家一点好处,则人人都服气你。“明”呢,就是打仗的时候,仔仔细细把每个人的表现看得明,记得清,谁第一个冲上去,谁在旁协助,谁在往后躲,一一看明白记清楚,战斗结束后,季氏准确地赏罚,这样大家知道自己做的事情,领导看得清楚明白,就都全力以赴卖力!曾国藩说,有了“廉”“明”这两条,智信仁勇也可以积累得来,没有廉明,智信仁勇也不可能、没基础。
如果人人事事都自己看明白了,有那“浸润之谮”来,你自然不会听他的,因为谗言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现在你掌握的信息比他还多,他怎么能悟到你呢。还有那“肤受之愬”,他说他挨了多少枪,流了多少血,情况危急,涕泪俱下,我听得都跟身临其境、切肤之痛一样。但是,我不听,因为我看见了,他一直往后躲呢!他骗不了我。
不被人骗,关键也不在曾国藩那样,下了很多苦功夫,亲自在前线看,而在于自己的内心,自己是不是一颗诚心待人,是不是“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大家之间有信任、有默契。项羽就没有,他不舍得封赏人,人家立了大功,必须得赏,他把那赏赐的官爵,大印刻好了,该给人家了,他抓在手上反复蹉磨,把那印的角都磨圆了,还舍不得给出去,像要割他自己的肉一样!他这点出息,别说受别人怀疑,他自己都没办法不怀疑自己,对方一来离间,轻轻推一下,他就倒了。
还有一条,要做到“明”,不是真的无所不知,谁也骗不了我,而是接受被人骗,允许人背叛我,把这个部分列入“代理成本”有“被骗预算”,策,改变我对其他人的至诚态度。被人骗的部分,自己买单就是了。
不怕吃亏,就怕占人便宜,破坏了我的诚意原则,所以,当有人来向我举报谁会背叛我的时候,首先,我接受他的背叛,并检讨一下自己什么地方没做好。其次,我并不相信来者所言,来谈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我并不因为他的话影响我对那些人过去的判断。
不受“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仅是“可谓明也已矣,而且”可谓远已矣”。那是心怀坦荡,德行高远,明智之至 ,那种心胸,远在常人想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