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噼啪啪……”一大早就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了。随即看了一下两个小家伙,他们还睡得特别香。
想着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不便赖床,便先起床穿好衣裤后,给远在东北的公公婆婆打电话,给他俩拜个年。
打完电话后,时间尚早。原本打算趁孩子睡觉的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给新的一年做个规划。可是,孩子们却一反常态地醒了。
俩小家伙可能是因为外面鞭炮声音的搅扰,他们比平时醒得要早。见他俩不想睡了,我便给他俩穿好衣服。接通先生的电话,让他俩跟爷爷奶奶视频一下,给两位老人拜年。
我提前跟姐姐说好,一会跟爷爷奶奶怎么拜年。视频接通后,姐姐根据我说的,在视频中有模有样地跟爷爷奶奶拜年了。而弟弟呢,可能是刚起床,什么都不愿意说。平常视频时,喊爷爷奶奶喊得特别欢,今天让他喊,他反而不喊了。
他俩跟爷爷奶奶拜完年后,我便领着他俩下楼了。
昨晚父亲已经将今天要发的年货放到桌子上准备起来。给孩子们准备的是旺仔牛奶,奶茶和芦柑,给成年男士们准备的香烟,给成年女士们准备了花生,瓜子,糖之类的等等。
村里头的传统,每逢大年初一这一天,全村人家都要挨家挨户拜年。平时大家见面可能不会打招呼,但过年这一天,只要没什么大矛盾,乡里乡亲之间都会互相拜年讨喜,说一些吉利的话。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来拜年,主人家总要准备些东西作为回敬。
父亲一早已经出去拜年了。
母亲在做早饭,如有人来拜年,她还要给他们发吃的(年货)。
等父亲拜完年回来后,母亲早饭也做好了。我们一家便开始吃早饭。这期间自然也有不少来拜年的村民。
记得,大概从上大学开始,最怕每年春节时给村里人家拜年。一来,自己本身比较腼腆,不太爱说话;二来,拜年时村里人经常会说,该找对象了等等之类的话。正因为这些,会让自己不想出去拜年,但每次却又不得不出去拜年。
这是我们这边的民俗,如果春节这一天不挨家挨户给村里人拜年,之后总会有人会背地里说三道四。村民的素质不一,不可避免会相互之间嚼舌根。这也是农村生活的劣根性吧。
小孩们却特别喜欢拜年,因为挨家挨户都会给好吃的。拜完年可以收到几大包好吃的。
小时候,我和堂弟堂妹们一起出去拜年,每回我们都得准备好几个大袋子,就是为了装吃的。有时候,还没走完整个村子,就得回家把收到的吃的放回家后,再继续去拜年收吃的。
那时候我们还是无忧无虑的,都抢着要出去拜年。对于孩子们,有好吃的东西就特别美好。相互之间也会比比谁家给的吃的更好。根据这些吃的便能分辨出谁家日子过得好。
而如今,村里人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孩子们拜年收到的好吃的也越来越多。大家条件好了,不再缺吃的,但孩子们还是乐意拜年,乐意收到好吃的。
过年,过得或许就是这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