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今天是周六,女儿下午有辅导班。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她一起看了西游记,看完西游记,她说她写会作业再睡觉,我告诉她,我先睡觉了,下午辅导班你自己去,不要迟到了。
女儿说:“你叫我呀,不然迟到了怎么办?”
我说:“我睡着就起不来啦,你自己定闹铃吧。”
女儿气气的说:“爸爸不在家你就不管我了。”
“妈妈,帮我把水装上。”
“我都已经躺下了,自己灌吧。”
“妈妈,我到底是不是你女儿呀?真的是不管我了?”
我在心里偷偷的乐。
“嗯,就是不管你了,你自力更生吧。”
但我还是悄悄的定了闹铃。
女儿写了一会儿作业,我提醒她赶快睡觉,下午还要上课。不一会儿,我听到她收拾作业本,然后就睡去了。
3:30,突然想起了女儿小天才手表的铃声,我知道,那是她自己定的闹铃。
我一直都没有发出声音,静观其变。
大概过了5分钟,我听到女儿起床穿衣服,收拾书包的声音。
3:45,她穿上鞋出门去了。
记得上周上课前我是3:40叫她起床的,她磨磨蹭蹭,3:50才起来。在她起床的过程中,我不停的催促她,说上课迟到对老师不尊重;说让她早睡,不早睡又起不了床;说着说着我的声音不自然的大了起来,女儿极其反感的瞪了瞪我,收拾好书包气气的上课去了。
为了不让上周的事情重演,我就告诉她自己定闹铃,自己起床,自己去上课。
结果还不错。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过多的干涉了孩子的生活,过多的包揽了孩子本应该自己去做的事情,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依赖我们。
不是孩子自己能力不足,而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替他们做了太多的事情,让他们的能力不能够得到锻炼。
《古今谭概》一书中有一个寓言故事,翠鸟为避免灾祸,开始把窝筑在树的高处。孵出小鸟以后,它很喜爱,生怕小鸟从高处的窝里掉下来摔死,于是把窝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鸟身上长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爱,越发怕小翠鸟摔下来,又一次向下移动鸟窝,移到离地面很近的树杈上。这样,翠鸟放心了,然而当路过树下的行人发现小翠鸟时,稍一举手便把小翠鸟掏走了。
过度的担心和焦虑,担心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担心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就像这只翠鸟一样,最终会导致自己的孩子错过了最佳的锻炼时机,出现可怕的后果。
带女儿出去玩耍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女儿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那个时候的我就会代替女儿作出回答。后来读了一些育儿书籍之后 ,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孩子自己主动思考。
所以不要试图做孩子的代言人,任何时候让孩子自己去回答问题,这不仅是在锻炼她的思维,也是在锻炼她和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我们要鼓励孩子顺利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和孩子在一起,我们最好学会不焦虑,不着急,耐心的倾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用引导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少给孩子一些命令,少一些否定,孩子的自信心自然而然的就会建立起来。
当孩子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在给予孩子意见的时候,可以将这件事情的 利与这件事情的弊都告诉孩子,让她自己作出选择,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并最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好事情。
一个观点多次重复就会变成引导。我想要女儿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我每天对她说一遍,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潜移默化的就会引导她走向严格要求自己的方向。
永远的去相信孩子能够做好每一件事情。
让孩子永远的相信父母是他们身后最强有力的靠山。
齐帆齐第2期28天(11)篇129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