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有家山东炒货店,现炒现卖花生,瓜子。夫妻俩山东人,来这边做炒货三年了,生意不错,尤其到冬天过年时,生意叫火爆。
刚到我们这小城时,我和周边邻居们都是观望态度,甚至说,要不了多久准会凉凉的,因为这一条街就有三四家炒货,开始得高调,结果不也是要死不活的,他们还是外来的,能行?
后来大家都看到了,他们的生意一直不错。难道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除了对人热情,还有什么原因,百思不得其解。熟识后请教 ,他笑问:“有同品种三种价位的瓜子,分别是18元,12元,8元。你会选择哪种?”
“当然是18元的,贵的肯定更好更香。”我理所当然的觉得。
“这可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应该选8元的。8元的每天的频次最高,保证都是新鲜出锅,而18元的可能两三天炒一锅,再贵在好的也没有新鲜出锅的香啊!就像我们在超市水果蔬菜,都喜欢去扒拉下面的,觉得下面的好,其实老板通常是把品相好,个头实惠的摆在最上面,要不然怎么让人一眼看出哪家的品质好,哪家的坏呢?当然,你若问老板,有些老板会给你推荐贵的或说你自己选的是对。”
真是隔行如隔山,快活到四十岁了,自以为不是人精也算个精明人了,但在别人眼里也是愚蠢至极。也许生意之道不在如此,真诚相待,平等交换。老板老早就跟我们分享其中的秘密,主动剖析自己,也并没有让我们讨厌,反而多了一个忠实的顾客,术谋求一时,道谋求一世。而我们买炒货再也没去过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