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在智族被灭后,司马光写了一段文字,对德与才的关系进行讨论。司马光认为,智瑶的灭亡在于他的才胜过了德。同时,司马光提醒人们,只有分清德与才,才不会在用人上出现过失。
要分清德与才,那什么是“德”?什么是“才”?司马光认为“聪察强毅”是才,“正直中和”是德。这个很不好懂。不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就是有才;做好的事情,就是有德。比如说,一首曲子,我能把它弹得很好,我就是有“音乐才华”;一个人,他经常做“好事”,就可以说他有德。
司马光提出德才兼顾的思想是很好的,但他对德才的简单四分法,让人很无语。
司马光认为,德才兼优,是“圣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全无是“愚人”。天呀,谁敢称自己是“圣人”?所以“圣人”几乎相当于“不存在”;“君子”就是才能不足;才华横溢的肯定是“小人”;其他人全是“蠢货”。于是乎,放眼天下,几乎无人可用。
不过,司马光在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德的人会让人产生敬畏的心理,有才华的人会得到大家的喜欢。人会因为喜欢而亲近一个人,也会因为敬畏而疏远一个人,这就是为什么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个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的原因。司马光的这种认知还是很高明,很实际的,该点个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才”是宽容的,而对“德”往往是刻薄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如果有才,我们会觉得他很优秀。即使才差些,也没关系,可以说他比较优秀。但对“德”就不同了。一个人如果做了99件好事,但做了一件坏事,或错事,人们往往会抓住这一件事不放,认为他人品有问题。
在《资治通鉴》后面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说:“苟变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
德兮,才兮。品味,品味。
附原文白话,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
臣司马光曰: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呢!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