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四十章 丰普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坚持正道对修身齐家的意义。生活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容不得你用朝三暮四的心志对待,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下去不为外物所左右,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坚持不下去,而是外界的影响太大,诱惑太多。韩非子的修身论“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定居昆明的外省人我以前总听人说“乱精神”,并不明白其真意,今天看了韩非子的话明白子,乱精神就是没主意瞎折腾,网上搜了一下还真有这个词,方言乱精神,其实昆明好多地方也能听到这句话,就是折腾、制造麻烦的意思,比如,甲: 我们从这里去翠湖转两趟车就到了。乙:不要乱精神了,他们等不得!当务之急打的过去,等公交车要等到什么时候。
社会发展的太快,精神文明赶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让很多人感到无所事从与力不从心,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思想与发源于工业文明的现化文化冲突不断,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勤劳致富现在看来也只是维持生活而已,如何坚守正道,坚持正念,这真是一个考验人的问题。尤其是现在背房贷的个人与家庭,必须坚持下去,停止或走邪道,都不是正确的选择。
不乱精神,坚守正道,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当下社会,解决问题凭的是实力,收费处不看你的贫富,只看钱是否够数。如何解决问题,就是韩非子讲的“治家者,无用之物不能动其计,则资有馀。”家道殷实,才能抵御风险,而要实现家道殷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抵制诱惑,遏制欲望,不乱花钱,按需消费,不超能消费,不超前消费,不被无用之物所动。
个人与家庭要坚守正道,君主治国平天下同样要坚守正道,坚持正确的路线与政策,不能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韩非子认为“治邦者行此节,则乡之有德者益众。”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人实行了坚持正道这条路,那么乡里有德的人就会更多。老子说:“修之邦,其德乃丰。”意思是坚持正道贯彻到国家,君主的“德”就丰富了。正道产生正能量,正能量能够产生感染与教育的力量,驱使更多的人走上正道。传统的文化具有基因的传承功能,正统的思想具有自然的催人上进的功能,君主是传统文化与正统思想的坚守者与带头人,君主治国行道,世人自然有德益众。上行下效,自古就是国风形成的原因与动力。
韩非子认为为君之道就应该“莅天下者行此节,则民之生莫不受其泽。”意思是统治天下的人实行了坚持正道这条路,民众的生存无不受到他的恩惠。老子说:“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意思是说坚持下正道治理天下,他的德就普及广大。五千年的道理就是这么一句话,可历史的长河淹死了多少将这些道理当作耳旁风的君王。这也从侧面说明,大道之难,难以上青天呀。行大道,就要避免被道路两旁的风景所吸引,更不能被佳丽小道所诱惑。
【治邦者行此节,则乡之有德者益众,故曰:“修之邦,其德乃丰。”莅天下者行此节,则民之生莫不受其泽,故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