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老大约定今天上午的安排:
1.切萝卜丁 。2.切肉丁 。3.洗菠菜 。4.十二点开始烧水 。5.把牙刷架清洗干净。
我中午下午有事情要处理,晚到家了大约十分钟,老大已经把前面四个任务完成了。我回家后,就开始炒菜、下面条,不到15分钟,我俩就吃上美味的午餐了。
我给老大说:你看,这就是团队协作分工的好处,能提高做饭的速度。我还肯定了他,说他切的萝卜丁很规整,基本上每个大小都一致,切的肉丁也是大小一致,夸奖他做起事情来很认真。
吃饭的时候,我问他,吃完饭后,他是刷碗还是刷锅?他说,他刷碗。我说,那好!那我就刷锅。我吃完饭就去刷锅了,孩子吃完就把我俩的碗筷刷了,我去厨房观察了,孩子刷的很认真。
学过沟通技巧后,说话的方式变了。要是之前,肯定会说:吃完饭后,你去把锅和碗刷刷吧?这是命令口气。孩子大有可能会说,我不刷!咱也没办法强制他去刷,只能埋怨孩子不听话。但是,如果说:你是刷锅还是刷碗?这是选择题。
虽然没有清理牙刷架,但是大部分任务都完成了,这些还是值得被肯定的。
我上班出发之前,提醒孩子要去洗牙刷架、肥皂盒(还多了任务),如果水凉的话,也可以用热水。家长还是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温暖的。
今天中午,跟孩子约定明天中午做西红柿鸡蛋盖浇饭,晚上一起准备食材。
孩子中午饭后提醒我:昨晚不是说了,中午看网络视频学习课文的吗?我说,是的!就把手机给他了。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一共半个小时,他用14分钟看完一个学习语文课文的视频,用16分钟玩了沙威玛传奇小游戏(我在电梯里查看了手机APP使用记录)。我也不打算责怪孩子,也不打算揭穿孩子,就当不知道这个事情,然后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尽量不让学习和手机结合起来,彻底扭转学习不是为了看手机这个观念。
感悟:还是得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参与到家里的事情,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全和爱。当孩子做完之后,要发现并放大优点,及时给与肯定和赞美,让孩子懂得合作的好处,这些胜过几百句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