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自杀自伤尝试的来访者,首先要做的就是风险评估,评估优于干预,评估结果决定咨询师是否可以开始工作,以及如何工作。
出访时间有限,自杀意念和强度首要考虑
风险评估在信息不明的情况下,倾向于给高分
自杀自伤经历评分,自伤行为有明确收益,看似温和的自伤行为,是减少痛苦的策略,且频次较高,在自杀行为实施困难的情况下,如没有可替代行为,反而会增加自杀风险。
去过医院的来访咨询时,一定要看其诊断报告,这个是必须要有的,包括心理测评、生化报告、医生诊断评估,用药对于所用药物需要明确功能,掌握更确切的情况。
抑郁与自杀风险相关联,注意用药早期会提高自杀风险。
经常威胁周围的人会自杀的人,跟一直不太说的人,哪一个自杀风险高?
一样高。
自杀公式:资源-痛苦=负数,当一个人反复威胁的时候,资源是多么的匮乏,需要用这种声嘶力竭的方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痛苦,要去思考反复威胁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自伤时周围是否有人在场不影响危险程度的评估,对后续的干预计划有区别。
注意询问自杀的提问方式:
当你特别难受的,你有没有想过自杀?你有没有想过一了百了?
不能带自杀方式,带方式是危害很大的方式。
如果来访者有,可以问:一般什么时候会有?有更具体的想法吗?你会怎么去做?你有实际上的尝试吗?
妈妈既是压力,也是资源,孩子对妈妈的在乎反应出母女关系是紧密的,妈妈是拉住她自杀的一个关键因素。妈妈也是孩子痛苦想自杀的一个推手,内疚,羞耻,不配得是痛苦的来源。妈妈既把她往自杀来推,又阻止她死,从即刻即兴来说,妈妈把她拉住,从长远来看,会推向自杀。对于压力和资源要辩证分析。
个案概念化:大胆的假设来访者的情况跟姐姐的离世是否有关系,是姐姐的替代品,有强烈的不配得感,我不配用家里的钱,我的位置是窃取的,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进入青春期本身自我认同混乱,是不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没有特殊事件触发,既往经历加生理变化可能是原因。不管过往的原因,现在明确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和亲密关系中,由于不配得,有一些羞耻和焦虑的情绪,没有处理好会变成痛苦。抑郁是最终的结果。增加资源,缓解痛苦,发展出更多的应对策略。
判断是否是咨询的范畴,再看看是否是自己咨询的范畴,需要转诊必须转诊,既是为了来访者的利益,更是保护自己的方式。
高风险个案咨询师每隔一段时间有一个评估的会谈,每月评估一次,治疗交给医院的心理咨询师,不断的去评估风险程度,为学校的德育建设负责。如果没有资源,首先建立好关系。超出能力的个案,往往会毁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