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八篇“秦伯篇”,本篇记录了对尧、舜、禹的直面赞美。
在上文品读了“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谈到了孔子把泰伯誉为品德高尚之人。因为泰伯多次辞让王位,老百姓都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他。
孔子因泰伯“礼让”的品德所动容,夸赞他拥有至高的品德修养。
在孔子看来“礼”的核心就是让,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懂得退让和给予,懂得去成全他人。
在自然界中,鸟兽都是靠争斗来获得生存的空间。
人类之所以走到今天,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懂得规范“争斗”的局面,才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
所以作为要倡导礼仪文明的人类,懂得“礼让”是很高的品德修养。
再来看下章,“礼”的重要意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劳:辛劳、劳苦的意思。 葸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笃:厚待、真诚。
孔子说:“恭敬却不知礼,就会徒劳无功;谨慎却不知礼,便会畏缩拘谨;勇猛却不知礼,容易莽撞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会显得尖利刻薄。
君子能厚待自己的亲族,民众中则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弃故交旧朋,那民众便不会对人冷淡漠然了。”
孔子倡导“中庸之道”,在论语中有很多言语的表达都是围绕着适中的态度。
孔子告诉人们,对人恭敬是美德,但如果缺乏礼的制约,一味恭敬就会逢人打拱作揖,显得唯唯诺诺,使自己劳累。
在前面的内容,就讲过,过于恭敬的人就会显得特别谄媚,一味地围绕着讨好他人,会让人觉得特别不舒服。
过于恭敬的人,不仅不能让人觉得有礼貌,还会让人觉得特别麻烦,变得适得其反了。
所以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
谨言慎行是孔子一直倡导的,可是缺乏礼的制约,凡事都要谨慎就会变成畏首畏尾,结果导致一事无成。
谨慎做事,当然是一个好事,但是一味谨慎,没有一个尺度,就会变得很懦弱胆怯,做事不够果敢,这样的话也会很让人反感。
所以孔子说“慎而无礼则葸”。
一个人很勇敢,但是不懂礼,不懂得勇敢的度到哪,这样就很容易走向极端,甚至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多麻烦。
人要勇敢,但不能莽撞,莽撞不仅会给身边的人添乱,也容易让自己碰钉子,勇敢也要有一个边界。
所以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
说自己直的人,一般都是不直的人,都考虑好了要说难听的话了。
这样的人要么是刻薄,要么就是无知,拿直来当作借口,做自我安慰的掩饰。
说话直的人,就是嘴里带刺,出口就伤人,喜欢挖苦、喜欢讽刺别人。
所以孔子说“直而无礼则绞”。
后面孔子又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意思是说,君子能够善良宽待亲人,周围的人也会跟着行“仁”;君子不遗弃故友,周围的人也不会冷漠无情。
这章分了上下两段话,前段告诉人们,做任何要适当,适中是最高的礼节,是“中庸之道”的精神。
后段告诉人们,作为一个君子,该如何表现,怎么影响身边的人。
所以,做任何事读要符合礼节,无论是哪种美德,都要用礼来加以节制中和,这样人们才会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继续下章,曾子上场了。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生病了,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损伤。如何做到没有损伤的呢?如诗所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刑戮了!弟子们!”
曾子生病醒来后,赶紧叫学生看看他的手脚,看看手脚有没有损伤。
曾子为什么那么在意呢?因为曾子是古代孝顺的代表,极其孝顺。
在他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伤害了自己就是在伤害最爱自己的父母,这是大不孝的行为。
后来他说:“《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意思是说,以后对待自己的时候,也要如诗经所说,要小心谨慎,如行走冰上一样,不让身体再受伤。
现在人们的生活也是一样,虽然没有战争,温饱也不愁。
但生活压力并不小,除了要承担事业等方面的压力外,还要面临各种疾病和各种事故的威胁,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是每个人的心愿。
我们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还要担负起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
不论遭遇什么困难,为了关心爱护我们的亲人也应该坚持住,积极乐观地好好生活。
两大福利:
福利一,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
福利二,有奖征文,做青春勇士。大熊之影带领小伙伴们给广大文友发福利啦,快来为自己的青春歌颂一篇。
详情请点击☞【岁月拾遗】专题第一季征文: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