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并能解决 “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学习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同学掌握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
1、本节课由生活情境引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从生活中的例子,冬天盆里的水结冰之后为什么盆破了?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知道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冰比水的体积会增加百分之几?冰化水后体积会减少百分之几?这样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而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的信念。
2、借助线段图,寻求、理解解题思路
怎样理解“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学生容易想到的是先求出多或少的量,再去除以单位“1”的量。对于线段图的理解,部分同学还是掌握不太熟练。关键还是要借助的线段图,结合图想到原来的量是单位“1”,就是100%,继而用减求出问题来。从课堂的实际过程看,线段图直观的体现,很大的帮助了学生理解解答的方法。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对于单位“1”理解不够深刻,判断题的正确率不高。
“自主、合作、探究”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