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号,也就是昨天,有幸参加了一个新项目的交流会。三位创始人的履历都很厉害,项目的想法、切入点等等在我看来也挺不错的。
在这里,要先说一下POW机制,POW机制的优缺点异常明显,接触区块链的韭菜们应该都清楚。
优点如下:
1)去中心化。将记账权公平的分派到其他节点。获得记账权的概率,取决于所贡献的算力在全网的占比。所拥有矿机的哈希碰撞频率越高,获得记账权的概率也就越高,也就是获得币的可能性就越高。
2)安全性高。在POW机制下,如果想要进行作弊,则需要拥有超过整个网络一半以上的算力(传说中的51%攻击)。而随着网络算力的逐步增加,想要达成作弊条件将十分困难。
缺点如下:
1)PoW共识算法算力集中化。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攀升,越来越多的专业挖矿设备以及组织出现,从比特币扩容之争可以看到,算力高的大型矿池是主人,目前的几大矿池一旦联手,对于比特币的破坏将是颠覆性的。这完全背离了中本聪设计的初衷。
2)挖矿消耗大量的电力。据我所知,目前比特币全网算力已达38E(3.8x10^19),每挖一个比特币大概需要5000美金的成本(这还是在中国某些电资源丰富的地区)。
这个项目采用了POW机制,并预备开发自己的矿机,但是最有趣的地方是他们只准备发行10000台矿机。
项目方的解释是:因为比特币最大的麻烦在于消耗大量的能源,他们要使用这种只发行10000台矿机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因为币值高涨带来投资者大量购买矿机,从而解决挖出单个币耗费的能源太多问题。
当时我就问了一句:如果王思聪哪天心血来潮,把这10000台矿机全给买了,怎么办?是不是这个网络就全掌握在他手里了?
其实我心里还有个问题,是哪里来的信心觉得自己设计的矿机别人做不出来?是能做5nm的芯片还是能设计一个无人能破解的算法?
POW的优点是一个封闭的圆。
而POW的缺点,就围绕着“算力涌入”这一点。因为算力的涌入,导致整体算力增加,而发行币的数量恒定,则导致单个币所消耗的算力增加,转化为最直观的消耗就是能量消耗。
但是一旦把算力这一环去掉,就将导致币价上升的基石垮塌,缺少了安全与信任的区块链还有意义吗?还会有人花钱来买这个随时可能被人操控的币吗?
所以,算力是POW的基础,任何想要依靠降低算力而回避缺点的想法都是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