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尔登湖》里,梭罗曾说:“蒙昧则暗,觉醒则明。”如果我们想在短暂的一生里明悟生活的真谛,就需要每时每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否则,一时不察,时间就会悄悄溜走。
要保持这个状态,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观察他人,对自己发起疑问。自己看见的究竟是他们本身还是脑海中幻想的他们。我们好像带着一副有色眼镜,透过这副眼镜,看到的一切都是想象中的,想象的家人、朋友、工作。有时候想象也会发生变化,也只不过让想象变得更加真实、生动。想象中的梦境,让我们如痴如醉。如果我们能摘掉这副眼镜,也许现实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要做到这一点,梭罗认为:远离烟火之地,到深山老林隐居一段时间。在隐世之地,才能获得更清醒,直面生活本质。
但这个方式对于我们并不适用。生活的压力在伴随着我们,远离了世俗连生存可能都存在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冥想不失为一种好的修习方式。冥想不会屏蔽问题,但是可以清楚看待问题,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问题之间的关联。
每天感受呼吸的频率,尝试进入冥想的状态。冥想当下的状态是清醒的,近期所经历的事情也历历在目,该如何处理心里也有所考量。
冥想的核心是与压力共处,拥抱压力。可以把内心必做一面平静的湖面或海面,有时起波纹,有时惊涛骇浪。水面波动因风而导致,正如生活中的“压力”可以比作风,它影响着我们,激起我们内心的波动。
不了解冥想的人会以为它是精神控制法,可以抑制内心的波浪。但波浪怎么会因外力阻挡而停止波动呢,我们的内心波动自然不会因此受到改变。这不代表冥想无用,只是通过冥想抑制内心活动的做法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通过冥想去寻找心灵的港湾,即使海面波涛汹涌,我们依然有一片安身之处。内心的躁动因为缺乏持续的动力会渐渐平息。生活中的风波以及压力不可避免,那我们就尽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冥想的本质也证实了这一点,并且希望和谐共处。
正如圣沙特奇阿南达所说:“你无法遏制波浪,但你可以学会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