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司机都是怎么开车的?

在第三次考驾照失败后,嘿小鼬不禁感叹,跟高考相比,这才是人生中最难的考试好吗?

现在考驾照科目越来越难,就算侥幸过了科二过不了科三,而且考驾照真的好贵啊!!!买车的预算全部折在驾校了,不过回头一想,幸亏生在现代,要是在古代考驾照,估计嘿小鼬永远都当不上“老司机”了。

君子必是“老司机”

古代考驾照和现在不一样,没有倒车入库、侧方停车什么的。感觉在电视剧里是个小厮就会驾车,是个公子就会骑马,不需要什么资格证,但其实这些跟现代一样,也是要先考个照才行的。

考驾照这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礼记》中就提到,子弟入学要学“六艺”,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宋代徐锴对“御”字的解释:“御,解车马也。”也就是驾车的意思。

这要求可是坑坏了很多人,因为这“六艺”是君子必备的技能,不会这些就不能称为君子。在当时那个以君子为荣的年代,考驾照这件事就卡死了多少优秀青年的梦想。

有的人想说,一次考不过那就多考几次不就行了?NO!NO!NO!

秦朝的《除吏律》中明确规定,如果考察驾车者四次不过关的话,终生被取消考试资格,而且还要附带四年徭役。像嘿小鼬这样没有开车天赋的人来说,要是生在那时,估计会被发配边疆一辈子了。

古代的马车主要是为军队服务的,真正能够驾驭四匹马的大马车驾照相当于现在的A1驾照,是能开大货车和大巴车的驾照级别。

日常生活的马车一般是两匹马或者一匹马,难度系数没那么高,相当于B级驾照,再简单一点的就开牛车,速度更慢,要求也就更低了。

好莱坞大片式的考试

古代考驾照也分科目,“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一共五科。

科目一:鸣和鸾

“和”与“鸾”是马车上两个部位的铃铛,考试要求这两个铃铛在驾车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节奏要协调,其实就相当于考验开手动挡车油门和离合的配合控制。在还没有普及自动挡时,“半坡起步”简直就是考驾照的梦魇一样的存在。

科目二:逐水曲

这门比较简单,就是沿着弯曲的水沟驾车前进,相当于现在的S形弯道。

科目三:过君表

考这个会有专门的场地,在插着旗子的场地中设置一些石墩作为障碍物,车头和障碍物之间的间隙只有五寸,“司机”要驾着车从中间开过去。这就类似于现在的绕桩、移库、入库。要是这项技能把握不好,那就只能把钱包备好等着修车吧。

科目四:舞交衢

这科就是让车子在交叉道上往来驰驱,不能抢了人家的车道,根据路况随机应变。这门考试相当于现在的路考,考验的就是司机面对真实路况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科目五:逐禽左

这可是最难的,整个考试就像一场大型的好莱坞大片,真实上演《速度与激情》。考试要求在一片宽阔的场地中放一只禽兽,然后车手要驾车驱赶这只可怜的小动物,而且要把它阻拦在车子左右,方便弓箭手射杀。

全部这一套科目顺利走完,恭喜你,可以开车了。

拿了照就能随意开车了?对不起,你可能想的有点多。因为古代也是有交规的好吧。

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秦朝《考工记》中就记载着:都城城门有三道,男的从右边走,女的从左边走,马车从中间那道门走。

在唐朝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实行“行车靠右”的规则了。早在唐太宗时期,随着经济的发达,长安城中来来往往的人员车辆非常多,守城的士兵要在街道关口检查非常不方便,于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马周制定了行人行车“入由左,出由右“的规定,也就是进城必须靠左走,出城必须靠右行。这算是最早的右行规定。

不仅如此,唐朝还有专门指挥交通的“交警”负责维持行人车辆的交通秩序。比如如果遇到个大妈偷懒想要横穿马路,就会有“交警”喊:“大妈,回去!不许横穿马路,要不然罚钱打板子了啊!!”

在唐朝还有关于超载的问题,如果车子上有超过五十斤的货物,或者马车上的人员超载一人,就要五十大板伺候着,要是超过一百斤或者超载两人,那就是一百大板,真要打上一百大板,不死也废了。

不仅限制载重,唐朝还有限速的规定,如果在人群和城市中快速行驶,也要被打板子的。可如果因为超速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比如人员伤亡,就不是打屁股这么简单了。要按照斗殴杀伤人的罪行减一等处罚。

如果伤势尚未确认的,就会采取“保辜”措施,也就是说先将肇事的司机取保候审,让他去给受害人治病,等治好了再处罚。

在新疆曾经出土过一个唐朝处理交通肇事的卷宗,说的是高昌城一辆牛车把一男一女两个8岁了小孩撞了,肇事者是一个工程队的,负责拉砖,天气炎热,车夫犯迷糊,小孩玩耍时也没注意,结果导致男孩死亡,女孩腿部骨折。

当时按照唐律,要赔偿伤者医药费,有人死亡了,就要流放。这个司机还犯了个错误,他说车是租来的,自己技术不过关,这就相当于无照驾驶,罪加一等,最后被判赔钱还被流放三千里。

怎么样,在古代考驾照和交规是不是比现在还要严苛很多?嘿小鼬最后提醒大家: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小伙伴们开车和“开车”时,千万要注意安全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