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阅读笔记第270/ 365天
今日阅读《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彭凯平 闫伟 著
第九章:“王者之力”——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一 、ACE+,做智能时代的佼佼者。
研究发现人类一般技能的掌握,依靠的是低级脑细胞的活动,低级脑细胞主要负责具体的信息加工。高级脑细胞负责审美、共情、共鸣等功能,高级脑细胞的活动越多,人类的智慧程度就越高,情感就越积极,成就也就越大。
积极教育的目的正是培养活跃的高级脑细胞,作者提倡ACE+理论,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审美感,创造力和同理心。
二、审美力:美的体验成就健康人格。
1.什么是审美
审美首先是生存选择,其次才是生活品位。
美最初是让人们产生安全或者更多生存机会的那些颜色、形状、质地、线条、光线、明暗等,后来这种让生存与繁衍变得更可靠的安全,一步步演变成为美丽、性感、结实、健壮等生活要素的评价。
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是审美,健康的人格的培养也离不开审美。
2.审美能力是未来一项非常重要的竞争能力。
审美能力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关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只有由衷的喜爱自己,欣赏自己,才有足够的热情和力量接纳和迎接这个世界的美好,拥有一颗善良坚定而温暖的心。
3.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感?
1)引导孩子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
2)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孩子一般从两岁起就有了美的意识,父母一定要抱着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不要强迫孩子必须遵循大人的选择和标准。
3)鼓励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不同的人。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事物。教孩子学会转换视角,打破常规,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事物。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比如一个音乐家、一个艺术家、一个园艺师,引导孩子从这些人的角度看事物想问题
三、创造力,用自己的行动寻找答案。
1.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参与世界的核心能力与基础能力。人们能够参与世界必须建首先建立起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认识能力最初来自审美。
创造力是一种能够产生兼具新颖性和适应性两大特征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产生需要把新颖性和适宜性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2.如何培养孩子产生创造能力?
1)培养孩子的敏感力。
敏感力指的是一个人对事物细致观察的能力。
要培养孩子的敏感力,父母首先要改变习惯性的教育方式,有意识的打破常规,比如带孩子外出旅游时,经常变换一下地点。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就鼓励孩子说说感受,感想等,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
其次多鼓励孩子深入的观察周围的事物,不要只看表面,可以观察别人没注意到的地方并深入探究。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养成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习惯。父母对孩子天马行空的问题多一些耐心,认真解答孩子的问题。
2)培养孩子的流畅力。
流畅力是指短时间内提出大量想法的能力。
我们可以采用单词联想的方法,比如给出一些概念,要求写出所想到的类似的说法。
3)培养孩子的变通力。
变通力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
我们可以与孩子玩一些讨论常见物体不同用途或者设计一些不同的困难情景,鼓励孩子进行发现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孩子的变通力。
4)培养孩子的精进力。
精进力是指在原有基础上加上一些新元素,以便丰富内容或增添趣味性,是一种心思缜密,凡事考虑周全的能力,已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我们可以尽量让孩子尽可能的列出某件物品的用途,刚开始回答很容易,越往后选项越少,越考验孩子的耐力毅力和想象力。
5)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对大脑中已有记忆表象(印象)进行新的加工、改造、重组从而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父母要随时注意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比如看到天上的白云时就问孩子天上的白云看起来像什么?
其次鼓励孩子把现实中从未结合在一起的形象、属性、特征等在大脑中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些新的形象,比如让孩子想象一下电视长了脚会怎么样。和孩子进行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把目光所及的各种事物强行拼接在一起,不但会增加趣味性,还能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突破常规的创造力种子。
四、同理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在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想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的能力。
简单来说,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产生认知性的觉知与理解。
同理心是人类独一无二的本领。也是人类在21世纪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2.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1)引导孩子关注他人感受。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当孩子做错事时,与他讨论他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让孩子注意到别人的感受和情绪,了解对方的需要,将心比心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
2)在生活中激发孩子的分享与奉献意识。
鼓励孩子换位思考,激发他们的共情意识,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3)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团体游戏,如与他人互动、过家家等,非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在团队活动中,能让孩子知道人在这样的场景下会有什么行为表现,进而学会理解别人的情感欲望和行动倾向。
4)和孩子一起欣赏文学和艺术作品。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经常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欣赏艺术作品,如音乐、舞蹈、美术等可以提升人的同理心。
现在的教育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以成绩论英雄。忽略了孩子的学习态度,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精进能力,导致孩子的能力、天赋得不到拓展。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职业将被人工取智能取代。这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只有具备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能力,才可以在社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审美感、创造力、同理心,这三各英文单词首字母拼在一起,正好是英文单词ACE,也就是王牌王者的意思。这三项能力组合在一起,是人作为一种存在认识世界,参与世界,理解世界的全部内容。这三种能力是人们发展、成熟、成功的种子,更是提高自己在未来竞争优势的终极武器。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培养孩子的ACE积极天性,让其成为积极而富有人格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