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改变我们生活的无序力量

最近重新学习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1,之前只是匆匆听过音频,听过之后就差不多都忘记了,没有留下什么。

现在重新每天只字不差的阅读,并且通过做笔记加深印象,以后也方便回来复习和查找。感觉之前从来没学过一样……

今天看的是关于《混乱》一书的讲解


任意的震动

禅宗有“渐悟”和“顿悟”

爱迪生的方法论有“汗水”和“灵感”

心理学家的理论有“刻意练习”和“天才”。

前者是笨功夫,后者比较神秘化。

关于做事的学问,各种研究,各种文章和书籍,主流的思想是强调笨功夫。比如:

            专注力:人脑不适合多任务,每次应该只做一件事;

            自控力:能管住自己,该做什么事的时候就能去做什么事,这个能力比智商更有用;

            习惯的力量:做正确的事形成习惯,就没有那么痛苦了;

            任务列表法:做事不是行为艺术,得有明确的目标和结果评估,要做就要把事做完;

            极简氏生活:为了专注于大事,必须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扰。

一个研究者选了一群哈佛大学生做研究

有些学生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差,但他们的创造力反而更强。

另有一项研究发现,哪些成年后还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ADHD)的人,创造力也超出常人。

大师级的先锋派音乐人,布莱恩·伊诺,这个人简直就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还有研究发现,在考察创造力的测试之前,故意给受试者捣捣乱,鼓励他们出错,反而能加强他们的创造力。

也许——分心,有利于创造力

2014年,伦敦地铁工人爆发了一次大罢工,导致全程270个地铁站关闭了171个,上班族不得不用各种办法找新的路线上班。伦敦市有一种电子乘车卡,用这个卡可以乘坐所有的公交设施。这样平时乘坐地铁上班的,现在可能要拿这个卡转公共汽车上班。而这张卡用过哪些车辆,系统全都记录在案——这给经济学家带来了一个绝好的研究机会。通过电子乘车卡的数据,罢工那天,大部分乘客都使用了跟平时不一样的乘车路线上班。有意思的是,罢工结束之后,大约有5%的乘客,从此继续留在了罢工那天新发现的这个路线上。

任意的震动,没有精心布局,没有特定方向,就这么随机地,简单粗暴地给你震动一下,这对你就可能事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机会。

分心也好,任意的震动也好,其实就是给创造过程来一点不确定性。

而真正的创新者,不但不怕不确定性,还要时刻欢迎,甚至主动增加一点不确定性。

所谓的分心,其实恰恰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分心才能注意到新的东西,而新的东西可能是最刺激的,你自己会注意到它。


多项目工作法

同时在几个不同的领域搞研究——应该同时有好几个不同的项目在进行,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存档出,有什么新的想法就加进去,哪个项目能做就做,暂时不能做的就放着 —— 哪壶开了提哪壶。

四个好处

            不同项目可以互相配合,互相激发灵感。

            每次转换项目,等于是还脑子,这会给大脑一种新鲜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做一个项目的同时,你的潜意识可能还在关注另一个项目,这样特别容易出现灵感火花。

            一个项目实在做不下去可以暂时搁置,还有别的项目可以做。



混乱的队伍

增强凝聚力的三个办法

增强凝聚力其实是个非常容易的事情——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凝聚力的。

            按人分组:把相似的人分到同一个工作小组里,这个小组天生就有凝聚力。这里的“相似”可以是任何相似—— 对某个大问题的看法,工作风格,人生经历,甚至是按照同乡,同学分都可以。

            树立外敌:本来一个团队内部可能会有各种摩擦,但只要他们意识到现在有个近在眼前,实力相当的外敌存在,团队很容易就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解决问题:在一个实验中,原本互相敌对的两个由十几岁小男孩们组成的队伍,组织者使用开联欢会,聚餐之类的方法都不能让他们合二为一,几乎是见面就打。最后组织者让两个队伍联合起来去解决一个大问题——比如说修理供水管道。要想文称这个任务必须得人人出力,还必须配合,这时候两个队伍就团结起来了。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CEO,想要开发“凝聚力”的话:

            1. 应该把员工分成若干个小团队,每个团队中的人具有天然的相似性。

            2. 应该让哥哥团队在公司内部展开竞争。“上海帮”的存在,会给“北京帮”带来更大的工作干劲。

            3. 应该时不时搞一个全公司范围内的集体行动——不是去吃喝玩乐,而是共同解决一个大问题,这样在各个小团队的凝聚力之外,还可以收获全公司的凝聚力。

但有些工作并不需要凝聚力。

数学家,不需要什么小团队的长期合作。对于数学家来说,你的想法跟我越不一样,就越有合作价值。创造性是任意的震动,是不同想法的连接!

两种队伍

            讲究团结,追求所谓“黏结的社会资本”。这种队伍比较适合那些目标明确,工作方法也明确的工作——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只要去做就是了。

            讲究多样性,追求所谓“搭桥式的社会资本”。如同数学家之间互相合作。这种队伍适合没有固定套路,要求集思广益,讲究创造性的工作——一个外来的新鲜思想更可贵,人们想要的是灵感刺激。

只要你的工作任务中涉及到智力活动,也就是需要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你就应该给团队加入一点多样性。

            比如,一个陪审团要对一个案件进行判断,这个陪审团中如果既有白人,又有黑人,它的判断准确率就比全是白人的陪审团高很多。

            比如,你要解决一个公共政策问题,而你的团队里已经有三个顶级统计学家了,那你现在就不需要再增加一个统计学家,你需要一个经济学家或者社会学家。

这是因为任何人都可能会遭遇认知的瓶颈,而一个有不同视角的人可以帮你突破瓶颈。如果团队里有“外人”在,你就会更加仔细地考虑自己的决策,因为你害怕在外人面前丢面子。




一定程度的分心可以带来意外的灵感,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与不熟悉的人的交流,可以促进团队的判断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也许办公楼好不好并不在于它是什么风格,而在于他给入住者多大的自由。

实验

2010年,几个心理学家味了知道到底哪种办公室对工作效率最有帮助,特意把大学心理系的办公室腾出来给受试者。他们设计了4种办公室:

            1. 极简主义风格,什么装饰都没有,桌面上除了起码的办公设备也没有别的东西,进门除了工作就没有别的可以做。

            2. 装饰了的办公室。墙上有些艺术照片之类,给人感觉至少温馨一点。(不出意料,人们更喜欢装饰了的办公室,而且在里面的工作效率也更高。

            3. 装饰了的办公室,允许受试者自己装饰,桌椅随意摆放,随便折腾。

            4. 装饰了的办公室,一开始允许受试者自己装饰,桌椅随意摆放,随便折腾。但等受试者弄好了,研究人员把所有东西都归位。

结果第三种的工作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种类。而第四种的工作效率显著低于其他种类。

所谓促进创新的办公室,其实无非就是两点:

            1. 它在设计上要能促进不同部门的交流。

            2. 它要给员工充分的自主权。

自主权比交流机会更重要。


杰夫·贝佐斯

1995年,亚马逊正式在网上卖书。那时候微软还没有推出IE浏览器。

贝佐斯宣称,亚马逊的书价格保证比传统书店便宜,有超过一百万本书可供选择,如果不满意,亚马逊可以不问理由立即给你退货。——但事实上,贝佐斯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兑现这些承诺!他打算干起来再说。

亚马逊上线一周,销售额达到了1万4千美金。可是由于人手有限,只发送了800多美金的货。

而后又同意把亚马逊网站列在雅虎主页上——但当时他们根本吃不消那么大的流量。

他总是在自己没准备好,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没准备的情况下,见到机会马上就行动。

小测试,假设现在有两个普通年轻人,小明和小强,他们的做事风格很不一样:

            小明的办公桌非常整洁,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归放整齐,连电子邮件都整理到各个目录标签下;小强的桌面堆着一摞摞的文件,从来不分类,也从不整理电子邮件。

            小明有个非常好的日程表系统,上面除了每天的日程,还有自己制定的详细工作和学习计划;小强的日程表上只有日程提醒。

你认为谁的效率更高?谁的生活更好?

你想当小明,还是小强?

通常人们会羡慕小强的随性,但是认为小明的效率更高,生活更好,所以强迫自己做小明。

但是答案很明确你应该做小强。做小强,不但更省力,更省心,而且效率更高,生活更好,你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女朋友。

有个严肃的研究表明,只要你干的不是图书管理员之类的工作,就完全没必要把文件归档整理。

几年前,AT&T实验室的研究者专门跟踪观察了不同人的整理习惯,结论是那些热衷于把文档分类整理的人纯属浪费时间。他们花很多时间分类,保留一大堆将来根本就不会用到的文档,而且因为整理花了心血,还不舍得扔。

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手堆在桌子上。用什么拿什么,用完再放在一堆的最上面——这个系统非常合理,它自动保证最常用的文件被放在最上面。看似凌乱的物品摆放,其实已经包含了有关文件优先级的信息。唯一需要的整理动作,就是把那些时间长了仍然处在各堆最底部的文件给扔了。

电子邮件更没必要整理。据统计,通过一个目录系统寻找一封邮件,大约需要1分钟。而直接搜索,只需要17秒。

日程表上最好只有提醒事项,而不要有自己主动安排的计划。

研究发现,做计划,最好只有中长期的,比如说每个月要完成什么目标,然后灵活找时间实现。

如果一时心血来潮,给自己制定了每天都有具体要求的计划,那就很可能无法坚持下来。因为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使你某一天没有完成计划,一步跟不上就不想跟了。

最后让我们每天做小强,定期做小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