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我们怀着敬意默默地在这两个院落中一间一间地参观着,突然意外地发现一间居室的门口挂着一个紫红色的标志牌,显示这是毛主席曾经的住所,孤陋寡闻的我觉得好奇怪,而我那颗凡事都想追根求源的心同时也蠢蠢欲动起来。
原来,老人家与湖南大学渊源深厚。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一九年,毛泽东曾两度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湖南大学筹备处。书院独特的教育理念及书院讲堂"实事求是"、"整齐严肃"等碑刻匾额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间,毛泽东提出了岳麓山新村建设的构想,与蔡和森等共同组建了新民学会,组织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活动;一九一九年,毛泽东在湖南大学前身之一湖南商业专门学校主编《湘江评论》,后转移到湖南大学筹备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为湖南大学亲自题写校名。
了解了这些之后,突然之间就冒出了一个想法,每年的红色之旅若是能到这儿来走一走,岂不美哉?
逛完了这学生宿舍,想着主轴线最后还有一座御书楼的,可是任我们从讲堂向东或者向西,咋走都绕不到御书楼,而从讲堂直往前也没有路呀,真是奇了怪了!
静下心来仔细找,终于发现讲堂屏壁藏着玄机,路就在它的后面。之前因为有人在那儿拍照,我们没有过去。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御书楼始建于宋代(公元999年),原称书楼。后多次遭毁,地址也多次变迁,名称也相继改为藏经阁、尊经阁等。后于康熙年间(公元1687年)建御书楼于今址。
这里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藏书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皇帝赐的,在历史上,皇帝数次赐书给书院;第二个来源是民间收集,以及地方官员、士子名绅以个人的名义捐赠的;最后一个来源是书院自筹经费购买,或者自己刻书珍藏。
御书楼藏书曾经非常丰富,清末藏书已达14600多册,可惜1938年被可恶的小日本炸毁了。
眼前的这座御书楼是1986年重修的, “御书楼”三字是集朱熹字所成,难怪看着极为端庄典雅舒服呢(外行人说外行话)。今天的御书楼藏书逾6万册,可惜不对外开放,只是作为图书馆供书院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使用。
这里是非常安静的所在,尤其我们到达的时候,已近中午时分,游人挺少的了。
御书楼前种植有两棵高大的金桂树,寓意“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可惜当时花儿尚未绽放,否则满树金色的花儿,香气四溢,该是怎样的胜景呀?
楼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精巧的亭子,亭下长廊中设有木质的长椅,原本是供学生们看书时坐的吧,现在却成了游人休息的好地方。
我们就在这长椅上坐了很久,悠闲地赏赏眼前的景,吹吹可能曾经吹过古人的风,想想他们脚步匆匆刻苦学习的模样,眯起眼睛看看几十亿年仍然亮闪闪的太阳,突然感觉自己真的就是微风中的一粒尘埃,这是我每到这种地方就会涌起的感觉,然而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