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读《孔子传》,里面讲了孔子一生的故事。
也让我读到了很多关于孔子的人生故事和精神传承。
现在90后都将迈入三十岁,常言道:三十而立,过了三十岁就是个顶天立地的人了。但是我很好奇,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么?
在《孔子传》里,读孔子的故事,我终于知道。
在《孔子传》里,你三十岁了,立起来的标准是:一,社会的认可;二,自身的境界。
孔子三十而立,社会认可的标志性事件是:参与会见来访的近邻大国——齐国国君齐景公和他的老臣子晏婴。
孔子二十七岁时,一个小国郯国的国君郯子来访,孔子都尚未能参与接见,那个时候就不叫立起来,但是三十岁的孔子,已经能在接见齐国国君的时候,侃侃而谈,把齐景公都说服了,这才叫立起来了。
但孔子的立,更多体现在他自身的精神境界上的立。
通过他的不断学习、求索、思考,他搭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创办了私学,开始把自己所学凝结成智慧的种子传播出去,这才是他“三十而立”的真正所指。
但现在对于三十而立的理解,仅仅是认为,到了三十岁了,就立起来了。“三十而立”这句话的源头——孔子,当时其实是有明确的立的标准的。
所以,三十而立,立的,其实是一个人能够不依靠父母的庇护,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被社会认可;一个人能够有自己的价值观,不人云亦云。
反观我们现在,有多少应该立而没有立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