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幻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黄英宛如一朵傲霜挺立的菊花,蕴含着菊精的灵韵,象征着文人高洁的秉性与高雅的生活追求。她以独特的魅力,在生活的画卷中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篇章。
陶氏姐弟与马子才的相遇,宛如命运巧妙的安排。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结识了,因着对种菊的共同热爱而志同道合。马子才,这位自命清高的文人,对菊花有着痴迷的喜爱,更对陶氏姊弟种植菊花的才能钦佩不已。于是,他热情地邀请陶氏姐弟住到自己家中,从此,一段充满波折与温情的故事便拉开了帷幕。
当陶三郎与马子才商量卖菊为生时,马子才那清高的文人脾气瞬间爆发,满脸不屑地嗤之以鼻,大声说道:“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在他看来,菊花是高雅的象征,怎能与世俗的买卖相提并论。然而,陶生却不紧不慢地反驳道:“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也不必务求贫也。”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让马子才顿时“不语”,陷入了沉思。
黄英,这位兰心惠质的女子,有着自己的坚持与追求。她不仅坚持种花,还大张旗鼓地卖花,将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起初,姐弟俩生活拮据,靠马子才的接济度日,居住的也是马子才的荒园。但黄英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勤劳,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从贫困走向富足,享用起超过世家的奢华生活,还盖起了讲究的楼房。
马子才丧妻后,对黄英心生爱慕,欲迎娶她。黄英“英辞不受彩”,不要马的订婚聘礼,还考虑到故居简陋,想让马子才到南第居住,如同入赘一般。马子才不同意,黄英便想出了打通南北两院的办法,马家所用东西皆从南院中取。之后,她大兴土木,数月后,“两第竟合为一,不分疆界矣”。这让马子才心中“不自安”,黄英又贴心地在园中盖了一处茅屋让马子才住进去,马子才这才“安之”。
可没过几日,马子才便苦念黄英,招她过来却不肯至,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去找她。隔宿辄至成了常态,黄英笑着调侃道:“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马子才也自感好笑,无言以对,于是两人遂复合居如初。
黄英,就是这样一位精明能干、善解人意又不失幽默的女子。她深谙与一个酸楚知识分子的相处之道,更以励精图治的精神,成为了一个新型女性经营者的典范,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