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温病的坏病
一、复习一下温病的治法:
病在荣卫:用乌梅白糖汤、扁鹊三豆饮。
病在气分:用枳实银菊散。
病在肠胃:加减黄龙汤。
病在血分:加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两感温病:肾气丸、大青龙汤、三豆肾气丸。
冬温:桂附地黄丸。
鼠疫:乌梅三豆饮,理中汤加天花粉,稀盐酸葡萄糖。
湿温:三仁汤。
如果不是采用上述的制法,而是采用汗法、下发、补法,或汗或下或补,将分明的理路,混乱不清,遂成坏病。坏病之中,先分虚实,证治列下。需要分清楚虚实,分别治疗。
二、脉虚坏病:
其脉虚者,则热不退而昏迷,精神微弱。呼吸短促。
治法:
1.乌梅汤
脉虚坏病,无论舌上有无黄苔,先以乌梅汤酸甘相得,徐徐饮之,自能热退身凉微汗而解。凡用乌梅汤,如脉有热,兑入清茶半杯。热退之后,舌上黄苔者,再以大黄末一二分,作三次开水吞下,以清胃滞,自然苔退思食,调养而愈。
2.西瓜肾气丸、肾气丸
如温病过汗,热而神昏足冷者,用西瓜汁或冬瓜汁调服肾气丸三钱,或用三豆饮调服亦可。清温并用即愈。
三、脉实坏病:
其脉实者,则热不退而烦扰,潮热,澹语,脉沉细有力。坏病大概,不过如此。脉实的“实”字作“滞”字看,不可作虚实的“实”字看。
3.枳实银菊饮
此为津液被热灼伤,经络燥结。而烦扰不安,中气之虚极矣。先用生党参二两,生石膏三钱煎汤热服,养中生津,清润燥结,必得安眠。安眠之后,烦扰自止,然后用枳实银菊饮原方三分之一,加柴胡、厚朴、大黄各五分,每日申酉服之,以清热去滞。再用草果、槟榔片各五分,每日煎汁,少少饮之,一日二次,数日后必大泻稀水臭粪,战栗出汗而愈。
死症:
无论脉虚脉实的坏病,只要大便不泻,即不致死,虽迟至十余日以至二十余日不大便,亦吉。如滑泻不止,便成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