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精髓在判断,讲授只能传授知识和经验,而能力的培育离不开实践,案例讨论的就是培育判断能力的一种模拟实践。”这本书就是运用学校管理中的典型案例,教我们如何做好管理者,读后我深受启发。
书中提到案例学习法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自我发展方案,它让学习者直面大量的“真实情境和困境”,让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繁杂的实际问题变得鲜活,既趣味盎然又井然有序。就像我们学习下象棋:喜欢下象棋的伙伴们最喜欢进行有关“下一手”的研讨。大家先各自根据形势判断分析下一步棋的落点,然后聆听各自的分析与解答。这种训练对提高棋力的帮助往往远超实战的功效。
我认为本书好就好在,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时时刻刻在思考,在不断的将书中案例带入到我们实际学校管理情境当中,在阅读中不断的成长。书中程教授在列举案例并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后,我们很自然会对问题的处理方案形成判断,但到底哪里才是正确的呢?其他的选择有何不妥?对此,程教授会给予我们翔实、中肯的分析和解答。例如,在“校长经常插手教学工作合适吗”一章中,讲到一位对教学管理比较内行的张校长。他在履新不久后,决定通过发挥自己在教学管理上的优势来树立威信。然而,分管教学的李副校长曾做过多年教务主任,同样经验丰富、管理有方。于是,他们俩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争执与误解。对于这个案例,“教练员”给出了三个思考题。上述两位校长不和的问题在现实学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孰是孰非却难下结论。新校长急于依托自己的强项来树立威信,而分管副校长偏偏是行中好手难免固执己见,是否应当各打五十大板?在一番苦苦思考后,我仍没有想到满意的回答,于是只好翻到下页。在这儿,程教授的分析令人心悦诚服。他将着眼点放在了张校长“折腾”的目标上——校长应当靠什么来树立威信?校长应具备什么样的权威观?文章指出,真正的领导者不一定自己的能力要比别人强,重要的是善于出思路、会用人,因为领导艺术就是用人的艺术。所以,结论再明白不过:张校长错了,他的出发点就错了!读完这个案例,我们明白,树立校长权威的重要方法是树立领导集体的权威,学会放权才是良好管理的重要法宝。
校长管理的是学校的全局工作。应该立足学校全局,学校要发展,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还要立足实际,本着为教学服务,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注重制定学校发展的远景规划。
学校管理是一门大学问,程教授的50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几乎都能在书中找到类似的案例,当然我更希望通过认真的研读本书,能够举一反三,为自己的工作难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