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文是《人的宗教》读后感,阅读于番茄小说。
人生的四大追求
人的一生,追求事物纷繁芜杂,有古人曾对其分类。
1、享乐
这个世界充溢着美,充斥着感官享受。
如果享乐是你所想要的,不要压抑你的欲望,以明智的方式去寻求它。
只要遵守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你就可以自由地追求所有你想要的享乐。
2、成功
每个人都会认识到享乐并非生命的全部,因为我们的需要不会永远满足于享乐。此时成功,包括财富、名誉和权力,开始映入眼帘。
这种满足比享受更加殷实,因为它们是社会性的,涉及的领域更宽。
忙碌于事业的人,有着飞快的生活节奏,也很难让自己沉浸在享乐之中。
但是,社会成就同样是受限制的:“我的价值是什么”并不意味着“我得到了多少”。
财富、名誉和权力是排他性的,因此是有竞争性的、不稳定的。不像智力和精神财富,它们不能在不减少自己所有的情况下与人分享。如果我有一块钱,那它就不是你的;处在闪光灯下的前提是有观众坐在黑暗的大厅里。名誉和权力都是一样的。从这些东西的竞争性到它们的不稳定性只有一步之遥,因为其他人也想要它们。
人们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想要用金钱来扑灭贪婪,无异于火上浇油。
把成功作为有限自我的中心,而自我太渺小了,不能经受永久的热情。无论是财富多少、地位高低,都不能隐藏拥有者的渺小。
尘世的成功不能使我们满足的最终原因是它的回报转瞬即逝。我们说:“这些你死了带不走。”正因为我们不能带走,它的光芒就变得暗淡。因为我们是能够展望未来的生物,必定会悲叹,与获得的成功相比,我们可支配的太少了。
欲望之路,享乐和成功就是欲望之路。自然欲望是人生旅程的标志,满足了这些欲望,前面还有其他目标。欲望之路上的东西犹如玩具一般,玩具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并且小孩子没有玩具的时候会感到悲伤。
人生还有什么更吸引人的东西呢?
弃绝之路。“弃绝”这个词有一种负面的意味,但是任何事都会产生弃绝之物,比如说运动员为了更重要的目标而放弃了一时的享乐。
在世人赞扬禁欲主义者弃绝力量的时候,瑜伽信徒这样回答:“你的放弃比我的伟大,因为我为了无限而放弃有限,而你为了有限而放弃无限。”
3、责任
“责任”的重要性是任何个体的生命所不能支配的,它支撑我们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照顾者其他生命。
这是继享乐、成功之后产生的第三个伟大的目的,它对成熟的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无数人从一心索取转变为一心给予,从一心求胜转变为一心服务。不是去求胜而是尽力而为,做好手头的工作成为他们首要的目标。
4、解脱
但是,享乐、成功和责任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去作为,去认知,变得幸福,没有人想要死亡、被蒙蔽或者悲伤。
享乐、成功和责任只是类似于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通过它们我们才真正知道想要的是什么。
它们只是有限的存在、知识和幸福,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那些无限的东西。
这个真正想要的东西就是所谓的“解脱”(moksha):解脱于那些让我们远离无限存在、认知和祝福的事情。
我们真正最想要的东西,我们能够拥有,并且我们已经拥有它。
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理所当然的身体,还有人格,包括记忆、心智、习惯等,除此之外还有吗?隐藏在自我之下,永远不死,永不枯竭,在意识和喜乐之中不受限制,生命中无限的中心,也就是梵天。
身体、人格和梵我,组成了自我。
永恒的可能性
我们的存在真的是无限的吗?为什么这并不明显呢?
我们内心深处的永恒,埋藏在眼花缭乱的事物、臆测和自我关注的本能之下。外在的这些是我们表面的自我,犹如“灯罩”一般。灯罩可以覆满灰尘、污垢和泥巴,掩盖内心的光芒。
人生就是要清理个人的“灯罩”,允许内在的光环充分完全地照射出来。
生命的局限
“灯罩”,或者说生命的局限,可以简化三种限制:喜乐、知识和存在。
生命的第一种局限——喜乐。身体上的疼痛、欲望破灭带来的挫败和对生命的厌倦虚空感。
生命的第二种局限——无知。对认识本体的认识带来了一切事物的知识,这里的“一切事物”不是指事实上的知识,最大程度指的是洞见一切事物意义的观察力。
生命的第三种局限——存在。受限的存在,源于自我是如何被定义的。自我不仅是物体的自我,还是精神的自我。严格说来,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都在走向死亡,前一时刻的我已经死了,永远不会再生。但是我不认为我自己每一刻都在死亡,因为我并不把自己等同于那些时刻。我穿过它们,仿佛它们是我的绳子上的念珠,经历了它们,但并不把自己与它们混为一谈。
知、爱、业、修的瑜伽
知的瑜伽
对于那些具有强烈反省倾向的精神追求者,这是一种通过知识而与神合一的途径。通过思想掌控着生活,培养直觉的洞察力和辨识力,对抬眼可见的表面自我和肉眼看不到的大我进行区分。
知的瑜伽的锻炼可以分为三步。
首先是倾听,听取他人或者书籍的教诲,认识人的存在本身。
然后是思考,长期、深刻的反省,反思最终会引发在有限自我之下的无限自我的生动感受,有限和无限的会变得越来越有差别,先前水乳交融的地方会变得油水分离。
最后是转变,将自我认同转变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以第三者的角度来考虑有名无实的自我。当自己走在路上时,不再想着“我在路上走”,而是想着“他在路上走”或者“落影在路上走”。
这个认知的转变,是把自我认同和表面自我之间进行区分,把自我认同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这是一种强调通过知识、慧性和自我觉察来实现自我解脱的瑜伽道路。
爱的瑜伽
生命多是由情感激发而较少通过理性,其中最强的情感是爱。爱的瑜伽的目的是引导隐藏在每个人心底的爱朝向梵天(或者说梵我)。通过对梵天的崇拜以实现内心的净化和灵魂的解脱,在日常生活中与梵天保持紧密联系,把个体的意识与梵我的意识合二为一。
“知的瑜伽”中,主导的形象是我们有限自我波浪下隐藏的无限海洋。这样想象后,梵天是非人格性的,或者说是超人格性的,因为人格(就定义来说)似乎是有限的,而知的梵天却是无限的。对于爱者来说,感觉比思想更加重要,梵天在每一个方面都是不同的呈现。
将个体的致力和奉献投入到对梵天的无尽追求中。这种修行形式用信仰、爱、敬奉和虔诚来把个人连接到梵天的宏大存在,有助于培养谦虚、感恩和感悟。
业的瑜伽
这是专门为精力充沛的人而设的,即通过工作走向梵天。工作是生命的标记,而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存活。
大多数人喜欢投入建设性的工作——他们发现这是令人满意的。对于这样的人,可以随时在任何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认识梵我。
选择工作道路的时候,“业的瑜伽”已经表现出一种朝向活动的趋势,但仍要看个人是侧重情感还是反思。如果侧重情感,业的瑜伽要以爱的服务来体现;如果侧重反思,业的瑜伽要以知的模式去仔细实践。
前者,要求通过无私行为和无欲望谦逊地奉献自己的工作来净化个人灵魂,强调不为自己的利益行事,考虑如何为他人和普世福祉而行。
后者,要求通过行动和事务妥善处理来达到解脱的修行方式,这种途径注重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行为的正念觉察,力求解除自私、自我中心和个人欲望的束缚,将事务处理作为献身服务的一切。
修的瑜伽
修的瑜伽又称为“王者之瑜伽”,倡导调节身心以达到自我控制和内心平静,包含八个步骤:戒律、戒律、体位、呼吸控制、感官控制、注意力集中、冥想和彻悟。
完全靠自己,不需要接受教义。
有意识地进行内省,驱使自我灵魂的能量到最深的部分,达到个人对“内在超越者”的直接体验。
我的答案
无神论的我,以往遇到这类看法都直接默认为宗教教育、精神洗脑等。但是随着经历逐渐丰富,我开始认识到,这些其实是古人对于人生理念的高度总结,更像是特定领域范式。
我相信,永恒是有可能的,但是并非人们渴望的那种。
物质上的人 + 事实上的经历和人格 + 加上未知的部分 = 组成了我。
物质会消解,经历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未知的部分确是有可能永恒的。
假如有一个算法模型,它有且仅有我所有的数据,它的思考模式和我完全一致,然后经历着我一样的事情。
那么物质上的人就是机器本身,事实上的经历就是用数据训练算法的过程。最终,这个模型能够变现得和我完全一致。我是否就仅仅是身体、经历和人格?
未知的部分是什么?可以说它不存在吗?假如没有它,这个模型将停止迭代,也只能按照预定模式不断运行。
又假如说,即使没有它,这个模型也能表现得和我完全一致,那么它重要吗?
算法本身或许是永恒的,但是它与表现为我的模型并不等同。它就像数学上的数字、定义,就存在那里。它并不记录我的一切,它也不会因为我的一切而改变。它或许是物理规律?是数学公式?它自然是永恒的。
永恒的自我,也是如此。
它永恒的存在着,它是我的组成部分,然而也并不会因为我而改变。
那么它,存在与否?与我何干,有何必要。
寓言
最后用一则印度教古老寓言收尾,这个寓言描述了灵魂在宇宙中成长的过程。
有位老人坐在草地上,一群孩子围绕着他,听他讲述可以满足一切愿望的魔法树的故事。
“如果你对它讲话,告诉它你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就会实现。”老人说,并且说他曾经得到过这样一棵树,并把它种在自己的园子里。“事实上,那就是魔法树。”
孩子们立刻朝树跑过去,并且开始朝它说了很多很多要求。这些要求大多都不是很明智,结果不是消化不良就是大哭一场。但是魔法树不加区分地一概予以实现。它对给予劝告没有兴趣。
很多年过去了,魔法树被人忘记了。孩子们现在已经长大了,正在努力实现他们新的愿望。最初他们想要愿望立刻实现,但是后来他们寻找的是那些越来越难以实现的愿望。
这个故事的含义是宇宙是一棵巨大的魔法树,树的枝丫通往每个人的心中。
宇宙的过程注定了这些愿望此时或彼时都会实现,当然还有相应的后果。
然而,故事是这样结束的,最初的一群孩子中,有一个孩子并没有把他的时光花在从一个欲望到另一个欲望,从一个满足到另一个满足上。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明白愿望树的真正本质。对他来说,那愿望树并非是他伯伯的故事中那棵美丽的魔法树,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满足孩子们愚蠢的愿望——它是说不出的可怕和伟大,它就是父亲和母亲。
它的根把世界连接在一起,它的枝丫伸展到星辰之外。太初之前如此,也将永远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