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讨论:发朋友圈的动机需求。行为背后产生逻辑,发后结果注重回馈。人具有社会属性,一种链条式信息方便展示在别的精神世界从而架构对自己的这种个体的信息框架。
它的重要在于增强个体在世界的参与感,是个体争夺个体存在信息于世界的一种方式(我认为这是一种获得资源的方式(不是唯一一种方式),其逻辑在于架构自己的社会属性,让别人了解自己,获得“满足感”,从而增强以后“交换行为”的可能性(情绪价值交换或者物质利益交换))。一个人所存在于世界的信息量越大(类似名人,高曝光知名度),那么能够为个体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也会被放大(明星为什么那么赚钱,又承受巨大舆论压力,矛盾共存)。所以这种行为某种角度上看可以视为展示价值的方式(你要展示你有什么,别人才会跟你做情绪买卖或者利益买卖,而“买卖”行为,双方各取所需)。
有种观点是信息量决定价值(这里的价值如果是社会价值,那么所对应的信息量是外界从个体那里能够接收到的量)。如果存在科技能够将个体大部分甚至所有信息上传并所有人可视(暂不考虑信息安全问题、隐私等),那么人类世界将会更加高效(这点的本质逻辑早有揭示。例如统一大市场、高端技术开源、完全竞争市场,本质就是信息的差异导致浪费资源的无效工作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