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三驾服楚

公元前563年。

这年冬天,晋国轮换到第二军出发讨伐郑国,军队驻扎在牛首,又增添了戍守虎牢关的兵力。

注:

【牛首:河南通许县东北】

这一时期,郑国郑简公手下的六卿为:

公子騑,字子驷;

公子发,字子国;

公子嘉,字子孔;

三位都是郑穆公之子,是郑简公的叔祖辈。

公孙辄,字子耳,是公子去疾之子;

公孙虿,字子蟜,是公子偃之子,

公孙舍之,字子展,是公子喜之子,

三位都是郑穆公之孙,袭父爵为卿,是郑简公的叔辈。

这六卿都是长辈,一直执掌郑国的政事(都是尊行,素执郑政)。

公元前563年,郑国的尉止(yu zhi)作乱,杀公子騑(fei)、公子发、公孙辄于西宫之朝。

注:

【西宫之难;《左传·襄公十年》.

尉止:姓不详,尉氏,名止,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公元前563年参与发动了郑国“五族之乱”(西宫之难)而被杀。

当初,子驷(公子騑)和尉止(任执法官)有争执,在将要抵御诸侯之师时减少了尉止的战车。尉止抓了俘虏,子驷又和他争功。子驷打压尉止说:“你的战车太多不合礼制。”于是就不让他献俘。当初,子驷疏通田里的水沟,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都丧失了田地。所以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尉氏五族聚集了一群不得志的人,依靠前些年被子驷杀了的几位公子(子狐、子熙、子侯、子丁)的党徒,发动叛乱。这时候子驷当国,子国(公子发)为司马,子耳(公孙辄)为司空,子孔(公子嘉)为司徒。

前563年冬季的十月十四日,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率领叛乱分子进入郑国首都,早晨在西宫的朝堂上攻打执政,杀了子驷、子国、子耳,劫持郑简公到了北宫。子孔事先知道这件事,所以没有死。

子西(公孙夏)听说有叛乱,不设警戒就出来了,收了他父亲子驷的尸骨就去追赶叛乱分子。叛乱分子进入北宫,子西就回去召集甲兵,但是家臣和妾婢多数已经逃走,器物也已经大多丢失。子产听说有叛乱,设置守门的警卫,配齐所有的官员,关闭档案库,慎重收藏,完成防守设备,把士兵排成行列以后才出来,有战车十七辆。子产先收他父亲子国的尸骨,然后在北宫攻打叛乱分子,子蟜率领国内的人们帮助他,杀了尉止、子师仆,这伙叛乱分子全部被杀死。侯晋逃亡到晋国,堵女父、司臣、尉翩、司齐逃亡到宋国。】


騑之子公孙夏,字子西;

发之子公孙侨,字子产。

子西、子产各帅家甲攻贼,贼败走北宫。

注:

1.【郑国子西:即公孙夏,字子西,公子騑之子,郑穆公之孙。】

2.【郑国子产:即公孙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之孙。春秋时期郑国大夫,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改革家。】

 公孙虿也率领众人前来相助,于是就把尉止的叛乱势力一网打尽、全部诛杀。

然后立公子嘉为上卿。(由排位第三,晋升为第一。)


晋国下军元帅栾黡请示说:“郑国现在正发生内乱,肯定不能组织兵力参加战斗,这时候我们一个冲锋就可以消灭他了(郑方有乱,必不能战,急攻之可拔也)。”

注:

【栾黡:luán yǎn,姬姓,栾氏,名黡,谥桓,故称栾桓子栾书之子。娶范宣子士匄之女栾祁为妻,生子栾盈。担任晋国下军元帅,多次带兵为国征战。】

中军元帅智罃说:“乘人家动乱时发动攻击,是不符合道义的,不能怎么做。”

命令暂缓进攻。

郑国上卿公子嘉派人求和(谴人行成),智罃同意了。


等到楚国令尹公子贞来救援郑国,晋国军队已经撤退了。

注:

【令尹公子贞:接替被杀的哥哥公子壬夫的令尹职位。】

郑国又与楚国结盟。(就这么反反复复的,也不知道这墙头草倒了几次了)

后人传称:“晋悼公三驾服楚。”

此乃“三驾”之一,周灵王九年,即公元前563年的事。


明年,即公元前562年,夏。

晋悼公因为郑国又叛变了,就派第三军讨伐郑国。

宋国大夫向戍率领军队,已经先期到达郑国都城新郑的东门;

卫国上卿孙林父率领军队,与郳国的军士屯扎在都城的北部边境(与郳人屯于北鄙);

注:

【郳人:ni ren,周代附庸国名,一称小邾。故址在今山东滕州境内】

晋国新军元帅赵武,率领军队驻扎在西郊之外;

智罃亲自帅大军自北林一直向西,扬兵于郑国都城的南门,约会各路军马,同一天进攻包围郑国。

注:

1.【北林:今河南郑州市北。】

2.【扬兵:陈兵、举兵、阅兵。】

郑国君臣非常恐惧,又派使臣求和(遣使行成),智罃又同意了,退兵到宋国境内宋地。

郑简公亲自来到亳城之北,大犒诸军,与智罃等人歃血为盟,晋、宋等各国军队退兵。

注:

【亳城:bo cheng,春秋时郑国地名。一称斐林。今河南新郑市北。】

此乃“三驾”之二。


楚共王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怒,派令尹公子贞前往秦国借兵,约定共同讨伐郑国。

当时秦景公的妹妹,已经嫁给楚共王为夫人,两国有姻亲之好。秦景公就派大将嬴詹帅兵车三百乘助战。

楚共王亲自率领大军,望荥阳进发,说:“这次不消灭郑国,誓不班师!”

注:

【秦景公:嬴姓,原名石,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秦桓公之子。秦景公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

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却说郑简公与晋国在亳城结盟,回来之后,料想楚国的军队早晚会来讨伐他,就召集群臣商议。

诸大夫都说:“如今晋国势力强盛,楚国不如晋国。但是晋国的军队来的慢,退的快,两国也不交战,分不出谁强谁弱,分不出谁是胜者,所以他们两国争来争去,我们总是受欺负。如果晋国真正尽力争夺我们,与楚国对决,楚国的实力不行,必然躲避,那样我们就可以专心归附晋国了(若晋肯致死于我,楚力不逮,必将避之,从此可专事于晋矣)!”

公孙舍之献策说:“要想让晋国拼死力争夺我郑国,不如激怒他!想要激怒晋国,不如我们先攻击宋国,宋国和晋国的关系最好,我们早上攻击宋国,晋国晚上就会攻击我国。晋国能马上就来讨伐我们,楚国路远,来不了那么快,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向楚国交代了(欲晋致死于我,莫如怒之!欲激晋之怒,莫如伐宋,宋与晋最睦,我朝伐宋,晋夕伐我,晋能骤来,楚必不能,我乃得有词于楚也)。”

诸大夫都说:“这个计策好!”

正计议的时候,间谍打探得知楚国向秦国借兵的消息,前来汇报。

公孙舍之大喜,说:“这是上天让我们归附晋国啊(此天使我事晋也)!”

众人都不理解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公孙舍之说:“秦、楚合兵讨伐我们,我们必然受到多方攻击。趁着他们还没到达边境,我们主动去迎接他们,领着他们一起去讨伐宋国。一来可以避免楚军入境,二来可以激怒晋国,让他们前来攻打我们,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秦、楚交伐,郑必重困。乘其未入境,当往迎之,因导之使同伐宋国。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一举两得)!”

郑简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就派公孙舍之乘坐轻便的单车,连夜向南方飞驰,渡过了颍水(即薛河),走了不到三十里(行不一舍),正好遇到楚军,公孙舍之下车拜伏在楚共王的马前。

楚共王厉声问道:“郑国反复无常,不讲信义,我正要兴兵问罪,你来这里是什么意思?”

公孙舍之说:“我家主公感怀大王的恩德,畏惧大王的虎威,愿意终身归附在您的手下,怎么敢无故背叛?怎奈晋国暴虐,和宋国联合出兵,多次侵略我们。我家主公担心社稷不保,那就不能再侍奉大王了,所以暂且与他们讲和,先让他们退兵。他们退走之后,郑国还是楚国的附庸,仍然给您进贡税赋。恐怕大王不能理解我们的诚意,特意派我来迎接您,说明我们的心中诚意。大王如果能够带兵讨伐宋国,我家主公愿意率兵作为前部先锋,以效微劳,表明我们坚决不背叛的决心(寡君怀大王之德,畏大王之威,所愿终身宇下,岂敢离遏?无奈晋人暴虐,与宋合兵,侵扰无已。寡君惧社稷颠覆,不能事君,姑与之和,以退其师。晋师既退,仍是大王贡献之邑也。恐大王未鉴敝邑之诚,特遣下臣奉迎,布其心腹。大王若能问罪于宋,寡君愿执鞭为前部,稍效犬马,以明誓不相背之意)。”

楚共王这才转怒为喜,说:“你家主公如果愿意跟随我一起讨伐宋国,我还有什么说的呢?”

公孙舍之又说:“我临出发的时候,我家主公就已经率领全国的军队,在都城东边的边界等候大王了,不敢怠慢(下臣束装之日,寡君已悉索敝赋,俟大王于东鄙,不敢后也)。”

楚共王说:“噢,这样很好!但是我已经和秦国庶长约好了在荥阳城下汇合,必须等与他们汇合之后才能去讨伐宋国(虽然如此,但秦庶长约在荥阳城下相会,须与同事方可)。”

公孙舍之又说:“秦国离宋国道路遥远,必须越过晋国和周王城的地界,才能到达宋国。大王您派遣一个使臣,请求劝止他们,不用来了,以大王的虎威,楚军的勇猛,还用得着借助西戎的兵力吗(雍州辽远,必越晋过周,方能至郑,大王遣一介之使,犹可及止。以大王之威,楚兵之劲,何必借助于西戎哉)?”

楚共王听了公孙舍之的奉承之言,很高兴,果然派人前去辞谢秦国的军队。

于是就与公孙舍之带兵向东方进发。来到有莘的郊外,郑简公帅师前来相会,一同进军讨伐宋国,在宋国境内大肆抢掠一番,胜利凯旋。

注:

【有莘之野:古代莘(shen)国故地。此时属于宋国。今河南范县西北。】

宋平公派向戍前往晋国,报告了楚、郑合兵侵犯的事。

晋悼公果然大怒,当天就要发兵,这次出征的应该轮到第一军了。

智罃上奏说:“楚国之所以向秦国借兵,是因为连年奔波,不胜劳苦。我们一年之内两次讨伐郑国,楚国还能再来吗?这次肯定能够让郑国归附!这次应当向郑国展示我们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坚定郑国归附我国的决心(楚之借师于秦者,正以连年奔走道路,不胜其劳也。我一岁而再伐,楚其能复来乎?此番得郑必矣!当示以强盛之形,坚其归志)。”

晋悼公说:“好。”

于是联合宋、鲁、卫、齐、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各国,一起兴兵讨伐郑国,在郑国都城东门举行盛大阅兵仪式(观兵于郑之东门),一路上俘获非常多。

此乃“三驾”之三也。


郑简公对公孙舍之说:“你要激怒晋国,让他们快点来,现在果然来了,下一步怎么办呢?”

公孙舍之回答说:“我们一面向晋国求和,一面派人向楚国求援,楚国如果能立即出兵,两国必然交战,我们就选择胜利者归附。如果楚国不能发兵,我们就和晋国结盟,依附晋国,送厚礼给他们,晋国一定会保护我们,那就不用害怕楚国了。”

郑简公认为说得对。

就派大夫伯骈前往晋军大营求和,派公孙良霄、太宰石獒前往楚国通告楚共王,说:“晋军又来讨伐我郑国了,联合了十一国的兵力,兵势强盛,郑国已经亡在旦夕。君王如果能够出兵战胜晋国,是我家主公的心愿,如果不能,郑国的社稷不保,不得已只好投降晋国了,请大王可怜我们吧,请宽恕我郑国。”

楚共王大怒,召来令尹公子贞问计,公子贞说:“我们的军队刚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怎么能再出发?暂且让郑国归附晋国吧,以后再做打算,还怕没有机会吗(我兵乍归,喘息未定,岂能复发?姑让郑于晋,后取之,何患无日)?”

楚共王余怒未息,就囚禁了郑国的使臣公孙良霄、石獒在军营之中,不放他俩回去。

髯仙有诗云:

楚晋争锋结世仇,晋兵迭至楚兵休。

行人何罪遭拘执?始信分军是善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247评论 6 54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520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362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805评论 1 31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541评论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896评论 1 32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887评论 3 44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062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608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356评论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555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077评论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769评论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89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289评论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516评论 2 37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