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作业

10月11日课后练习:我选读的是日本作家池谷裕二写的一本书《考试脑科学》。

(觉得今日的课后练习相对有难度,还是不太会提炼内容,希望老师能提出错误,加以指导)


1、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讲的是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


2、这本书分成几个部分讲的?

这本书分成8个部分讲的。分别为:记忆究竟是什么、“欺骗”大脑的方法、海马体和LTP、不可思议的睡眠、模糊的大脑、天才的记忆机制、脑心理学专栏、经验谈。


3、几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这几个部分是递进关系。先向读者讲解记忆究竟是什么,再说明记忆的机制、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考察锻炼记忆力的方法。



10月12日课后练习:  找出《五种时间里》关于生存时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内容,并进行简单说明。

1、是什么?

“五种时间”体系对生存时间的定义是:大多数人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和外部条件的限制,无法做到主动选择而被动处于的时间分布。

简单分类,生存时间可能出现在以下几种人生阶段中:一、被安排时;二、能力不足时;三、处于行业起点时;四、晋级之后。


2、为什么?

当作者在十年间循环经历了至少三轮的生存时间之后,知道了两件事。

第一,时间的确是个用来计算变化的单位,只要持续采取行动,不存在被卡住的情况,改变一定会发生;

第二,即使逃出了生存时间,也是暂时的,还会进入新的生存时间去忍受煎熬。


那么而当你感觉憋闷和无望,怀疑自己处于生存时间时,还要判断自己处于主动生存时间,还是被动生存时间。

如果你感到选择受限,充满挣扎或煎熬;所做事情没能进入正向循环,无力改变;

整个过程被他人选择和推动,有傀儡感;经历漫长的等待;方向模糊,常有时间被充斥的感觉而非充实感

那么让你感觉很难、很痛苦的生存时间,就是被动生存时间。

如果你确实处于被动生存时间, 首要任务就是从被动生存,走向主动生存。


被动生存是“能力不足,任人安排”,主动生存则是“主动争取,直面挑战”。


大多数人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和外部条件的限制,无法做到主动选择而被动处于的时间分布。我们的目标是,逾越一个又一个生存时间。


这样,我们对生存时间更完整的认知应该是:我可以忍受,但暂时的忍受是为了终将打破现状;我可以摔倒,但为了逾越,我摔倒也要往前摔。


3、怎么办?

应对被动生存时间,你需要启动两个动作:

第一、应对情绪,并觉知自己当下的位置。

生存时间就是逆境本身,没人可以绕行。识别逆境,稳定情绪,缩短被动生存时间,开启主动生存时间。这大概就是应对生存时间的二十四字方针。

第二、完成他律任务,变被动为主动。

让我们正视他律的现实,既然你已经把这段时间出卖给了别人,你的目标应该很简单:高效完成他律任务,为主动生存争取时间。

那么,应该如何缩短被动生存时间?


“清单法”作为古典时间管理的代表工具,是最简单、最容易上手的工具。


它可以让我们:减轻焦虑、专注当下、摆脱他律、总览全局,拆解目标,设定里程碑和打钩的快感。


使用清单法呢?

1、确定清单介质

2、开列清单条目

3、确定优先级

4、执行

最后必须从被动生存走向主动生存,那么如何通过“主动生存”突破和逾越生存时间,达到下一个赛点。

可以通过运动员5个密码去做:了解自己、找个榜样、有计划、观察对手、寻求超越、争取下一个比赛。


当你不只满足于现状,而是想要改变并且有计划、有教练、有对手,期待下一场比赛到来的时候,恭喜你,你真正进入了主动生存时间。



10月13日课后练习:

《五种时间》这本书只看了一小部分,但是其中有一句话:“解决今天的问题,需要用未来的视角,因为那看似用不完的明天,总有一天会用完的。”瞬间触动了我,让我不由的抬头望向广阔的天空,目光穿越天际,想到光阴流逝的竟然如此迅速,面对时间,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接下来,作者说:“我们可以通过填写“追悼会策划表”获得未来的视角。

当我们认真的完成追悼会策划表的内容,就会获得一个“站在未来看今天”的角度。才能思考今天的“有所做”和“有所不做”。这份答卷将是你的一生会如何度过的重要参考文件。

而这一份追悼会策划表的预演,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前半生都碌碌无为,如果真到那一天,我到底应该怎样介绍自己的一生,后半生又该如何度过?是否该给自己定下一个又一个目标,利用此生有限的时间,让自己到达那里。


(我不知道一句话算不算一个知识点,或者说当我通过这句话,悟到了什么,那它对于我,就是一个知识点。可能因为这本书还没读太多,没读太透,今天的作业,写的不好,请老师指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