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这是一句无从辩驳的话,真实而绝对。只是单靠这一句话的指导,你大概也过不好这一生。
越长大,越会发现:千万人走出来的,不一定是正确的路。也许,路的尽头通往,万劫不复。
前两天,一段老戏骨陈道明和老友聚会的视频上了热搜。作为娱乐圈的清流,道明老师从来没有负面新闻,这次却骂起了人:
道明老师春节期间在家宴请一众好友,酒过三巡,气氛渐入佳境。遂即兴弹奏《绒花》并邀歌唱家张燕演唱,好不融洽。
表演结束,冯小刚表示想让《芳华》女主苗苗跳支舞助兴。道明老师一如既往地正派,表示:苗苗不适合跳舞。
一方面是演员的身份,一方面是穿着高跟鞋。此时,身边人喊道“比划比划就行了嘛”,道明老师扭头骂道:你TM没见过跳舞啊?
事情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简单而简短。却被各大媒体大肆报道,被网友热议。观点不外乎:
* 明老师谦谦君子,没有前辈包袱,尊重后生,体谅女性。
* 冯导思想肮脏,不尊重女性,甚至扯到导演潜规则女演员。
* 中国病态的酒桌文化,喝多就丑态百出。
*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煽风点火之类的。
从这个视频被报道出来第一天,我就对这些媒体编故事的能力嗤之以鼻。并不是要显得自己多么与众不同,只不过非常明白一个状况罢了:同样的事情,放在名人和普通人身上,大众看法是不一样的。
脑子是个好东西,帮助我们避免陷入一些尴尬之地。不过很多人,只是用它来拼凑身体的完整。
没有独立辨别是非能力怎么办?很简单,把这个场景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如果是自己和一群朋友聚餐,有人瞎起哄,你骂一句“你TM是没见过姑娘吗?”,会怎么样?
瞬间就会被其他的言论盖过,没有一丝波澜,不会有人当真,不会有人生气,更不会有争议。
要说酒桌文化的丑态,视频中人物虽然都有些脸红,但那是生理反应,和心理无关。没人发疯,没人撒泼,也没人随地排污,请问哪里丑了?相反,大家弹琴唱歌,沉迷音色,还有比这更美的吗?
冷静下来,再回头看这个视频,是不是正常了很多?那四条观点,除了道明老师谦谦君子以外,其余都是人们臆想的结论,一条都推导不出来!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明白的,只是不敢发声,害怕自己成为那个“众矢之的”,被人定义为“假正经”。之前就已经说过,人类有个共识——人多的一方有话语权。事实上,哪里是什么话语权?三人成虎罢了。
虽然大家都明白,任何事情在局面明朗之前不要妄下定论。但是存在感这个东西就像毒品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稍有几个“同道中人”附和,就会让那些滋事之人迅速爬上道德制高点,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他人进行审判,乐此不疲。
这些人根本不关心真相是什么,只是为了发泄。每一起事件的漩涡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唯恐天下不乱。一旦水落石出,他们就转战下一个热点,这才是真正的“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一地残骸!
当然,冯导他们是明星,对这种言论都已经懒得搭理。可是,普通人呢?就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吧?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群众道德审判是什么?让座问题啊,一年起码30起,不夸张吧!
去年7月,一个小伙子地铁不让座的视频红极一时,也是始于道德审判,或者道德绑架可能更加合适一些。
大概就是,小伙坐在非爱心专座,后来一个带孩子的妇女上车。小伙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让座,结果身边一大妈着急了。
用“没公德心,爹妈家教有问题”之类的话抨击他。小伙一怒之下拒绝让座,之后手机被大妈抢走,去派出所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了。
就这个大妈的行为,如果您是个少先队员,我还能理解,毕竟刚被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八荣八耻至上。您这一大把年纪的,上来先不好好说话,直接问候其家人,到底是谁没家教呢?
人到中年,除了更年期,难道还有给人贴标签的表现?不顾及对方感受,直接贴一【没素质】的标签,然后就能理直气壮地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手画脚。
您这种自创的优越感,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存在感,或者鄙视链真的对您那么重要吗?
大妈在事情后半段得到无知群众的站边,才是最可笑的。莫名其妙站在自以为对的一边,像个行尸走肉一样,助长不正之风。脑子呢?被僵尸吃掉了吗?
学校教给我们助人为乐,也教我们斗争罪恶,却忘记教我们分辨罪恶。多数人,总以为事情非好即坏。殊不知,硬币还有直立的时候呢。所以,正确以外不一定就是错误,不行善不等于是作恶!
能引起关注的事情,必然有反常之处。而看到的反常是不是真相,或者等时间检验,或者走进去看。
千万不要听吹来的风,耳朵、眼睛都会骗人,唯一真实的只有心。
如果你看不到路的终点,那就努力看清路上的人,他们到底要去干什么?
如果和你目的不一样,拒绝与之为伍。自己走出一条路,也许风景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