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是起点,能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才是高效学习者的目标
对擅长学习的人而言,迁移有3种模式
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能成为下一阶段的积累,这种模式叫精进
原有领域的学习成果,能成为下一领域的工具,这种模式叫跨界
不同领域的学习成果,能一通百通,找到共性的认知。这种模式叫范式
想进步,要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一种跨界属于组织能力的自然延伸。
一种跨界属于职业领域的自然延伸
我们所做的工作本身就是促进多种能力复合成长的最佳舞台,关键是要选好方向(定位),搭好体系(框架),请好教练(精进),善用网络(联机),多做总结(复盘),强化输出(成果),轻松跨界(迁移)。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到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都会提升以下3类能力:
[插图] 通用能力——在任何行业都会用到的基础工作能力;
[插图] 专业能力——具体行业的专业能力;
[插图] 软能力——与人沟通协调合作等能力。
这就启发我们要仔细观察过去学到的哪些基础能力点也是其他领域的基础能力点,据此既可以优先发展自己在相关领域技能的专业能力,又可以大大节约时间,甚至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从外行到内行的跨越。
比如我做保险,哪些是基础点,我要从保险的工作中去学习,提升,为我之后转行大健康做基础
要培养跨界迁移能力,就要重视重复练习,不能着急。
要跨界,必须对有价值的技能进行足量的重复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真正通过复盘拆解出这种能力背后的动作,一方面要打磨自己的技能细节,一方面要思考这些技能的迁移场景,这样才能从“举三反一”的训练阶段,进化到举一反三的迁移阶段。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做斜杠青年,很容易地就投入到某项新技能学习中,但没有对标高标准去做刻意训练,结果是单杠能力还没有养成,又开始培养自己的下一个斜杠,这没有多大意义
很多人思维局限于做一件事,什么都靠自己做,当然效果差。在跨界做一件事之前,也可以想想,如果自身缺乏能力,能否通过找到合作伙伴一起解决问题?或者假设自己是一个有钱的企业家,想象一下企业家们做事的方法,他们会先思考:这件事谁可以做得比我更好成本更低?我能不能找到这样的人合作?去哪里找?为什么他们愿意和我合作?我用什么资源去交换合作意向?……
说一句,懂得花钱买别人时间的人,才能让自己跑得更快;懂得给别人时间支付合理价格的人,才能让大家愿意跟着跑。
一个高效学习者,最后也一定是个高情商的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