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魅力在于未知,不知道你的目的地给你的是惊喜还是惊吓,不知道你路上遇到的灵魂是有趣还是无聊……
今年五一,我们一家人本打算单纯去海边转转,吃个海鲜、玩下沙子了,却误打误撞地邂逅了妈祖文化,登上了湄洲岛——妈祖祖庭所在。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是从中国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闽台海洋文化及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妈祖是海神,但我的家乡地处浙西南,有高山没有大海,所以也没有妈祖文化的传播。
01历史人物
妈祖原名林默,是当地人对女性的尊称,类似螺祖。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生前经常为渔民预测出海时的天气、义务采药治病、拯救遇险渔船,还曾点燃自家的房子,用火光当做航标引导迷航的商船脱离险境。28岁时因在海上救人而献出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好姑娘,特地在岛上建庙并奉为海神,希望世世代代学习妈祖精神多做好事,也希冀妈祖继续保佑百姓航海平安。
02信仰神化
跟佛祖、真主等一样,妈祖也不是杜撰的,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渔民因海难生者不可计数,所以希望有海上守护神庇佑安全。妈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适应了人们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间祸福,济困扶危、治病消灾顺应了人们的愿望,所以在她死后立庙祭祀。此后,她的一个个神迹才接踵而至,并将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
在北宋开始神格化,从“里中巫”转变为“妈祖”,并受人建庙膜拜,复经宋高宗封为灵惠夫人,成为朝廷承认的神祇。妈祖历经宋、元、明、清4个朝代14位皇帝的36次叠奖褒封,封号从夫人到妃、正妃、天妃、天后乃至天上圣母,是中国历史中获得封号次数最多(36次),字数最长的(64个字)人物。妈祖祭典在清康熙十九年列入国家祭典(与孔子祭典、关帝祭典并别当时三大国家祭典),清雍正朝时,增加三跪九叩礼。乾隆五十三年下旨享春秋两祭,身份无比尊荣。现代,湄洲妈祖祭典与山东孔子祭典,陕西黄帝祭典位列中国三大国家祭典。
03广泛传播。
妈祖祖庙是海内外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妈祖信仰自福建传播到浙江、广东、台湾、琉球、日本、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北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等沿海均有天后宫或妈祖庙分布,中国内陆省份诸如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也有分布。截止2019年3月,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有上万座妈祖宫庙和文化机构,信众近3亿,是名副其实的天后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