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启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了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同步变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原理原则和策略措施。
一、关于新课程教材
☞ 教材的编写必须深究学科在整个课程架构中的定位和本学科学习领域的特性,学科的知识结构包含事实、概念、原理原则、理论、学科思想方法、学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科书的审查涉及:内容及价值观、教材组织及教学协助、习题设计、物理属性等维度。需要从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等各个层面进行分析。
二、关于新课程实施
☞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课程改革仍是一句空话。“教师即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题。
☞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 “研究性学习” 旨在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崭新的课程领域,需要教师和专业理论工作者遵循《纲要》精神,基于“专业对话”基础之上的自由创造。
☞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一种“探究式学习”。它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重在探究、表达、交流;重在过程、体验和共享。教师的作用是从旁指点、建议和保护。
☞ “研究性学习”不仅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意味着课程范式的变革。
☞ “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开放的课程。它的内容是开放的,学习方式是开放的,学习场所是开放的,学习指导者是开放的,学习时间是开放的,学习成果也是开放的(最后一句为本人自悟)。
【感悟1】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时16年,就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状况而言,在绝大多数学校,新课程的理念远远没有被绝大多数教师所理解、认同并实施。课程教学的现实是教师讲授学科内容概念、原理原则、解题示范、投放大量习题作业,教师核对答案和解题讲解,当学生疲于应付大量习题解答时,教师通常采用以考代练手段,当学生对高频度各种考试也是麻木时,教师就归责于学生不够勤奋、不够聪明、基础太差等等。当教师抱守陈旧、僵化、机械的课程观念,固执于一些扭曲的经验和做法时,只有年复一年的无奈和叹息。通过组织推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的点点滴滴,只要正确理解了新课程的观念,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都是能得到实在促进的。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主动性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促进的。万事开头难,变革行动需要先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势,需要深度学习,需要典型示范、需要强力推动。如果说“教师即课程”,那么首先应该是“校长即课程”,推动课程改革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改革,校长的思想、情怀、眼界、胸襟、才识和工作作风是关键!
三、关于课程改革的深化
☞ 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倘若不重建“课程”概念、“教师”概念、“教材”概念、“课堂教学”概念乃至“学校”概念,就无法介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新课程改革倡导特色学校、特色课程、特色学科、特色教学。
☞ 要加强和深化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诸如“关键能力”、“基础学力”、“核心知识”、“默会知识”等的研究。
【感悟2】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更好地培养人,培养完整的人,办更好的学校。课程改革需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哲学)、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制度系统等方面进行更好的顶层设计。课程改革更需要学校加强对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读、理解、认同,持续推动课程改革的实践。
☞ 为什么要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对旧课程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的设定,课程的核心观念)
☞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如何推进课程改革?(对课程设置的研究,对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对课程管理的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