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关于亲子关系的修复,作者有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我从来没对自己的孩子说过严厉的话,或从来没把自己的感受看得比孩子的感受还重要,但可以这些事情我都做过,就像我父母也对我做过一样。”
我想没有一个认真想成为父母的人希望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每个父母都希望成为善解人意的父母,但是每当我们的孩子做了一些没有满足我们的期望的事情、或者与我们的要求大相径庭的事情,我们就会变得暴躁,变得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甚至不愿意听自己的孩子发泄他们内心对自己的不满,就好像子女对我们宣泄他们对我们的不满,是在“攻击我们”,承认了孩子对我们的不满,就会让我们变成一个“失败的父母”,没有人能够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对于我们骄傲的自尊来说,这无疑不是一个打击,并且是自己承认自己的失败。
哈龙最近又开始在正餐时间不愿意吃东西,今天同样在吃饭时磨磨蹭蹭,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狠狠教育了他,然后在我“教育”时,他嘴巴里面包着的食物嚼得就更费力了,我知道很快我的情绪就会火山喷发,于是我让他起来,换了一个吃饭的环境再让他坐下慢慢吃,换环境的过程中,我的情绪适当得到控制,但是我仍然用一种类似警告和恐吓的方式告诉他,“你知道在巴勒斯坦生活的小朋友,吃不上一顿干净的饭菜,你现在不愿意吃的东西,是他们做梦都渴望吃的,你这么不想吃饭,不如我让你去巴勒斯坦体验体验他们的生活?让那些吃不上饭的小朋友来过你的生活?”
他听后直摇头,被吓得眼里泪花包着到最后大哭起来,大喊不要,然后因为害怕而又吃了几口食物,虽然这样的一种方式达到了我的目的——让他吃掉他不想吃的东西,但是我在当时却完全忽略了他的感受。
1. 是不是他最近的胃口确实不好,前天发烧还没有完全康复,导致更加没有胃口?
2. 是不是我做的确实不合他的胃口?
3. 他可能真的就是不够饿,不想吃。
我用一种类似“恐吓”的方式,让他因为对自己不吃饭可能会被送去参加“变形记”这件事产生了恐惧,而被迫完成了我的期待,但是这并不是以一种他愿意接受的方式,相反,经过这件事情,他可能对吃饭会更加抵触、失去吃饭本身的快乐,把吃饭变成为了完成“妈妈交代的任务”。
这件事就是我做错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作为父母时,不愿意向自己的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那样子会让我们在孩子面前“没面子”,会让我们失去作为父母的尊严、权威,但是与其做一个冰冷不体会孩子心情的父母,不如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和他们一起成长的朋友。
当孩子在我们面前发泄了他们消极的情绪,如果我们把他们消极的情绪视作对我们的攻击,而不去通过他们情绪的宣泄去了解是不是自己作为父母真的伤害了他们,是不是我作为妈妈,没有在他需要我理解他时感同身受,站在他的立场去思考他的情绪,那么我就错过了和他加深亲子关系的机会,这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到最后将永远无法成为朋友。
我们的孩子宣泄情绪——大哭、要抱抱、摔东西,也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语言,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都是需要一同被接受的,没有哪种情绪是不好的,当我们的不满不被认同时,我们将变得更加不满且暴躁,因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真正需要的不是被治愈,而是被理解,我们需要有人理解我们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会感觉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我在成为一名妈妈时,告诉自己,我一定不要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我要做一个能够理解他的人,因为当我小时候宣泄不满情绪时,我得到没有共情、没有试图理解我的情绪的家人,我的唯一接受我情绪的是我的日记本。所以为什么很多小孩儿长大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和家人分享自己的事,因为他们知道,分享换来的是责备、泼冷水、不被理解、孤立无援。
所以当我对我的孩子发脾气时,我发现其实我又变成了我不想成为的人。我需要做的是跟孩子道歉,接纳他的悲伤、愤怒、恐惧,而不是刻意去纠正他的这些被定义为“不好”的行为。每一个人成为父母时都不需要经过任何考试、不需要持证上岗,但是父母这份职业是最需要学习和考试的。如果孩子真的不快乐,我们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方式逼他们“快乐”?为什么不向他们承认自己的失败,承认自己的不安,做一个真实的人难道不比做一个死要面子的人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