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距离八年级开学的日子已近月余,关于珊珊,从她独自拉着行李箱走出高铁站的那一刻,嘴边就涌现千言万语,然而从古至今,不管文人墨客还是市井之间,这样的千言万语总是话到嘴边却无语凝噎的。
8月28日下午五点半左右,小妹坐的那列车即将到达,随着人流一批一批地涌出,我却怎么也寻不到那个小姑娘的身影,看着旁边相遇的人儿们大笑着携伴而去的背影,我开始有点着急,更多的是担忧。她会不会不知道这站下车,她会不会睡着了,她会不会是找不着出站口,她会不会是被别人拐走了……各种危险的想法一个一个往我脑子里蹦,人流即将散去,我还未见到那个身影,当时真有一种想要冲进去的冲动。
还好还好,最终,她终于拿着票,拖着行李箱,背着帆布包,步履缓缓地走出了,我这颗操劳的心也可以放一放了。她一脸得意地还是有点腼腆的望着我,我必须得夸她一番,第一次一个人坐高铁跨越整个河南省来到毗邻的山西省。
八年级来了
成为八年级的学生后,珊珊尤其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内心有力量了”!这体现在开学初她勇敢挑战自己,报名成为了运城国际学校新成立的广播站的一个编辑员;还体现在她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最最令我开心的是在我做宿舍卫生清洁工作时,她愿意主动放下手中的手机,与我一起分担;她也开始寻到自己的兴趣——钢琴,并试着从钢琴的世界中找到另一个自己。
某一天,她突然在电脑上删除了几百位QQ好友,我知道上学期她玩QQ扩列(我也不懂这是个啥),她想要特别多的好友,她想要证明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我理解了这一点后就一直默默关注着她的动态,看到她按下delete键,是不是说明她不再需要这些外在的彩衣去证明自己的存在。
要求穿校服的那一天,她说她不想穿校服,她不喜欢校服的设计。我听到后立马想到如何说服她发现校服设计的另一种美,并进行了十几句的高谈阔论后,她说她只是想要穿自己的衣服,也并没有觉得校服不好看,开学后就很平静的穿着校服。我突然知道她需要的并不是我的道理,她只是需要一个时间和空间去接受,她需要的是我的倾听,她需要的是看到她,独一无二的她。
究竟是谁在变(国庆专题)
国庆八天假期,曹老师与孩子们约定的假期计划,包括手机使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与质量,家长签字。
我对珊珊在事情安排上是超级放心的,她有她的学习计划,她不会超额完成,但老师布置的任务她向来是能认真并且按时完成的。而在手机使用上,尽管暑假妈妈一直给我反映珊珊整天抱着手机玩,根本控制不住(妈妈总是喜欢把情况放大化),我愿意去相信珊珊,她已经具备了与手机和平共处的能力。
可是国庆假期真的来了,我们的平遥古城之行最终因为“人多天热无聊”取消,我决定加入共读,她在学校里完成作业,看书。看着她每天从早到晚不愿踏出宿舍一步,吃喝睡玩,两天过去,我再也忍不住了,当她在今天上午她说要玩手机时,我拒绝了,我坦言我的忧虑:我害怕你被手机控制,我害怕你的专注被破坏,作业还没写多长时间就想着手机。
于是,那久违的沉默又来了,多久不见了呢?但我最终忍着,不妥协。她蒙着被子睡觉,我实在忍不住就骑车跑出去剪了头发。晚上共读完回来,看着她还是闷闷不乐,我的情绪很快被传染,我很生气,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跟她交流,于是我又一次离开“案发现场”。我在脑海中反复练习我该如何与她沟通的场景,我该从哪些角度入手,是先说彼此的情绪在处理问题还是直接进入问题对话?
后来与一位朋友交流完后,我的情绪平静下来了,再次走进宿舍,看到的珊珊突然不一样了,她问我去哪儿了,然后我带着调整后的平静与她对话,得知她下午完成了物理历史数学作业,还把洗好的床单被罩拿出去晾了,还洗了澡,玩了手机。她按照她的计划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我也彻底放下心了!
很明显,如果我没有及时从情境中抽离出来,放下我的情绪与她对话,我们之间的冲突一定会爆发。也或许是她感受到我的情绪了,她也在做出调整。
可是我突然想到龙应台的那句话:孩子,你慢慢来!很多时候只是大人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有她的节奏,或快或慢,都是属于她的节奏,我们一旦剥夺,孩子就会按照我们焦虑的问题出现问题,我们或许会说:“你看,我就猜到你会这样!”然后冲突就会继续加剧。
当等一等再回来时,我看到珊珊变了,她并没有继续采用沉默去面对问题,我眼中的那些超级多的问题也随之销声匿迹,究竟是谁在推动着改变?谁都没变,只是大人看孩子的视角不带有批判色彩的情绪时,会发现孩子也变了,自己也变了。所以我更想说:大人儿啊,你慢慢来,尤其是带有情绪时!
珊珊来了,我很庆幸在运城国际亲历见证了她青春期的嚣张,思想认知上的成长,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她也陪伴着我在异乡中一步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珊珊终将离开,去攀登另一座高峰,惟愿这一段经历在之后迷茫的时候给予她光亮,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