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


作为一个对宇宙所知甚少的人,我曾问过物理松鼠李剑龙一个问题:“如果大爆炸是宇宙的开端,那么在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呢?”

他严肃地答:“什么也没有。”

大概是我挂着的表情太过不明觉厉(눈_눈),他又追加了一点解释,“大爆炸始于一个‘奇点’,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在那之前什么都没有,连时间都没有。”

“哦……什么是奇点?”

“奇点……就是光和一切粒子路径的终点。”

对话完全无法再进行下去,即使摒弃了一切数学公式,即使用最浅显的比喻和修辞,我还是想象不出什么是勒梅特口中的“没有昨天的一天”,也想象不出“奇点”是何等光景。我的脑子好像变成了一锅热腾腾乱糟糟的不透明浆糊,据说这倒是颇类似宇宙的原初物质——被物理学家取名“Ylem” 的那玩意。不过,我倒是确定了一点,自己现在肯定不是在“庄周梦蝶”,什么“一切外部人事物其实都是来自我的虚幻想象”——我的大脑绝不可能自己想象出这样的宇宙模型来!

毕竟,智人这个物种也才20万岁,跟宇宙的138亿岁相比, 相当于一秒之于一天。就算我们祖祖辈辈的集体记忆都能完美保存,大爆炸这样的理论,仍然超出了人类的日常体验与一切直觉。

从“什么也没有”里“Bang”的一声,然后有了时间,有了空间,有了巨大的能量……这时候还没有原子,原子要等到38万岁后,宇宙直径长到现在的千分之一,温度则冷却到大概三千度,电子和原子核形成原子,光子挣脱束缚开始穿行,宇宙变得透明,氢氘氦锂聚成恒星。恒星再煅烧上至少几千万年的漫长岁月,才在垂死中释放出它造出的碳氧等新元素。有了这些宇宙尘埃,才有行星凝成,也才能渐渐演化出生命和人类,形成一个个来自恒星的你。

这便是学界如今公认的“标准宇宙模型”,不过,这个模型并不是一生下来便口含金匙直接加冕,而是花了几十年跟稳态宇宙等各种其他理论搏斗厮杀,才在观测数据的帮助下一步步登临王座的。

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巴罗(John D. Barrow)所撰写的《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这本书讲述的,正是几千年来人类如何尝试着解释世界,又如何让这些解释符合“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就拿星空来说,在赤道与在北半球高纬度所看到的星轨(star trail)就相当不同。由于地球自转,赤道上的人会认为星星总是绕着自己东升西落,北欧与中国人则会发现星星绕着北天极转成一圈圈同心圆,论语里说,“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于是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里的诸神住在 “天顶大磨盘”的中心,至于中国玉皇大帝的居所,也当然是那颗北极星。

每个人能看到的东西,都受三样东西制约——“当时”、“当地”、“所能见”。人类就是在这样强大的制约之下,致力于让“此刻的偏见”尽可能接近“真实”。所谓科学,并不是永不犯错,而是永远铭记事实第一,不断拓展“所能见”的精度和广度,并不断用新的事实来修正理论。

直到今天,在低速、弱引力场的日常生活中,牛顿理论仍然是“有效描述”。 然而,要解释引力场很强和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会发生什么,就得靠相对论。要描述微小尺度中质量极小的粒子的运动方式,就得靠量子力学。

而当一群天文物理学家在南极守着望远镜苦捱八年,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造成的千万分之一度温度差。2014年3月17日,他们终于有资格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告,“看见”了宇宙诞生后的“暴胀”留下的涟漪。

宇宙诞生,然后经过10^35分之一秒,光可以走过质子直径的万亿分之一,就在此刻,“排斥性引力”驱动着宇宙开始暴胀!又过去了10^32分之一秒,光走过了质子直径的百亿分之一,暴胀结束!宇宙从比原子小变得比柚子大,随后转入平和膨胀模式……因为可见的宇宙暴胀前是如此之小,因此内部的不均就很容易“抹平”,也正因为宇宙暴胀前是如此之小,量子尺度的涨落在拉伸后变成了宏观尺度的起伏,我们今天才可能观测到“均匀”宇宙中同时存在着星系这样的大尺度结构……

今人未必比古人更聪明,但却理应比古人更了解这个世界。基于前人累积、信息流动、以及观测手段进步,今人有条件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有机会构建出更接近“真实”的模型。旧理论未必被“推翻”,但新理论必定拓展了“解释范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曾多次修改自己对通货膨胀率的看法,一开始他在教科书里写5%可以接受,再版时他把这个数字改成3%,后来又下调到2%。有人讽刺他,说“作者理应坚定不移”。萨缪尔森则反唇相讥,“事情若有改变,我的想法自然随之更改。不知足下如何?”

我很喜欢这则小故事,时移势易。新事实浮现,结论也应随之改变。如果将“宇宙”定义为“我们可见的一切”,将“生命”定义为“原子间的复杂作用”,那么巴罗这本《宇宙之书》讲述的正是我们目前对于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知道了多少,又是怎么知道的。我在此不妨做个小小剧透——哥白尼曾经告诉我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根据现在的推算,有很大可能,我们的宇宙也不是多重宇宙的中心。

(已发表于《外滩教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简介: B·格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是那的Rhodes学者。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
    小播读书阅读 7,198评论 2 19
  • 1983年,夏。 “那天上午,他打水回来就有点反常了。”多年后,他的一位室友回忆说。 他掂着四个空暖瓶回到宿舍,他...
    曹静郑州阅读 376评论 6 4
  • 大事化小,小事做大。 事件发生于2017年的六一儿童节,当时我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文章。时隔一年,积累了更多育儿知识和...
    面团妮妮阅读 1,085评论 1 2
  • 我以为幸福离我很近,这一次我会一直幸福下去……可我忘了!生活又再次给了我一记耳光,告诉我幸福不会眷顾你!我不该期待...
    妖艳的小腰精阅读 119评论 0 0
  • 无歌无酒无俗事 一人独钓一莲池 这算不算小意境 这几天算是去过很多地方了,带着欣喜,也带回了疲倦。有一种躺床上就睡...
    木叶Claudia阅读 3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