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沙利文与人际精神分析
沙利文感到,这些观点与他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切身经验有
明显出。他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对自己所处的人际环境极其敏
感并能做出反应。尽管他们的表达常常是间接的、经过伪装的,但是
对于他人的觉察,他们是非常敏锐的,而这种敏锐常常带给他们痛
苦。
这种临床经验促使沙利文逐渐形成解释心理过程的人际观点。
四十年后,英国精神病学家菜恩(与艾伦・埃斯特森)也描述了同样
的临床经验。恩受到沙利文著作的影响,开始质疑对精神分裂症
症状的传统理解,即:精神分裂症症状是处在衰退中的生理系统产生
的杂乱无章的表现。
菜恩与埃斯特森(1970)对长期住院病房中几名已退行的精神分
裂症病人进行治疗,他们的症状被认为是生理机能已衰退的迹象,难
以治疗且没有治疗意义。以其中一位名叫马娅・阿博特的病人为
例,她的症状包括幻听、非现实感和疏离感,举止呆板、退缩;她声称
自己是机器而不是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头脑,想法和感觉
引自 第三章 沙利文与人际精神分析
(1938,第32页),人格是“在显示出人类生活特征的人际情境中反复
出现的相对持久的模式”。(1940,第页)
最有意义的研究单元不是个体而是人际环境,这一原则看似简单,但对于思考人格、心理病理学和精神分析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从人际视角看,只关注个体而不考虑其过去与当前的关系,是将研究对显震象从有助于理解它的环境中剥离出来,如同研究动物行为时观察在笼中而非自然栖息地中的动物。沙利文逐渐感到,人类活动和人类
心灵不是原本就存在于个体内部的东西,而是在个体间的互动中产 生的;人格是为了适应人际环境而形成的,如果不考虑到这一复杂、互动的人格塑造程,就无法理解人格。生发人与
尽管沙利文最初的研究对象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但他后来感到,
即使是心理困扰程度较轻的人也同样置身于人际环境之中,如果脱
离环境来理解他们是极其错误的。
沙利文描述道,新生儿在两种状态之间摇摆,一种是接近于完全(5舒适的状态,另一种是紧张状态,各种需要都在要求得到注意。只要
有一位对新生儿的反应比较敏感的照料者在场,新生儿的大多数紧
张都并不成为问题。照料者针对幼儿的需要做出反应,令幼儿得到
满足。各种需要的表达,无论是对食物、温、免于疼痛的物理需要,
对安全和体贴的情感需要,还是对游戏和刺激的精神需要,都会引发
照料者的相应反应来提供满足,从而降低紧张。
沙利文把这些需要称为“整合倾向”( integrating tendencies),因为其本质特性在于把人拉近,进行相互带来满足的互动。发生在幼
与母亲之间的哺乳互动能生动地体现整合倾向之间的互补性。幼
儿感到饥,需要得到喂养。哺乳期的母亲乳房充满乳汁一一她
需要进行喂养。他们相互拉近,形成一种相互满足的整合。
沙利文认为,这些寻求满足的要( needs for satisfaction)帮助建立与他人的互惠关系,不仅新生儿需要,在生命的整个历程中也都需要;成人的各种需要也会引起其他成人的互补性需要。
或许精神分裂症(克里佩林称为“早发性痴呆”)最为重要的辨别特征就是病人切断了与他人之间各种正常关系的渠道。精神分裂症病人思维混乱,生活在他们自自己的世界中。他们采用的体态(例如紧张性木僵)和行为(例如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病人涂抹粪便或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发怒的行为)极大妨碍了他人与之建立关系的一切努力。克里佩林学派将精神分裂症视为一种神经生理性疾病:具有生理基础,随着时间推移将不可避免地恶化,并以完全衰退而告终
沙利文感到,这些观点与他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切身经验明显出入。他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对自自己所处的人际环境极其敏感并能做出反应。尽管他们的表达常常是间接的、经过伪装的,但是对于他人的觉察,他们是非常敏锐的,而这种敏锐常常带给他们痛苦
这种临床经验促使沙利文逐渐形成解释心理过程的人际观点。四十年后,英国精神病学家菜恩(与艾伦・埃斯特森)也描述了同样的临床经验。菜恩受到沙利文著作的影响,开始质疑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传统理解,即:精神分裂症症状是处在衰退中的生理系统产生的杂乱无章的表现。
菜恩与埃斯特森(1970)对长期住院病房中几名已退行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治疗,他们的症状被认为是生理机能已衰退的迹象以治疗且没有治疗意义。以其中一位名叫马姬·阿博特的病人例,她的症状包括幻听、非现实感和疏离感,举止呆板、退缩;她声自己是机器而不是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头脑,想法和感情都受别人制。如果单独接触马娅这个人,人们会确信她的状况是由某种自发生、不受控制的内部恶化过程造成的。菜恩和埃斯特森则让马和她的父母待在一起,并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
他们的家庭互动中的一处细节似乎与马娅的一项精神病症状着特殊关联,即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特有的牵连观念:坚信身边发生某些与他无关的事情实际上和自己有关,
人类与其所处的人际环境水远、也必然是不可分割的,个体的人格是在由他人所组成的环境中形成的,。人总处在与他人的互动之中,人格或自我并不在个体的“内部”,而是表现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沙利文指出,“人格……·只在人际情境中显现而别无其他方式(1938,第32页),人格是“在显示出人类生活特征的人际情境中反出现的相对持久的模式”。(1940,第xi页)
最有意义的研究单元不是个体而是人际环境,这一原则看似能单,但对于思考人格、心理病理学和精神分析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人际视角看,只关注个体而不考虑其过去与当前的关系,是将研究对象从有助于理解它的环境中剥离出来,如同研究动物行为时观察笼中而非自然栖息地中的动物。沙利文逐渐感到,人类活动和人心灵不是原本就存在于个体内部的东西,而是在个体间的互动中生的;人格是为了适应人际环境而形成的,如果不考虑到这一复杂互动的人格塑造过程,就无法理解人格。
尽管沙利文最初的研究对象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但他后来感到即使是心理困扰程度较轻的人也同样置身于人际环境之中,如果离环境来理解他们是极其错误的。
引自 第三章 人际精神分析
分享
愿继续担任爱的客体。”(第47页)经典弗洛伊德学派的分析师找寻被压抑的愿望和幻想,而沙利文则找寻被忽略的互动
在经典精神分析设置中,分析师静静等待隐秘的愿望在没有检查机制作用的自由联想中以伪装方式浮现,随后解译这些愿望。在沙利文学派中,分析师则会主动询问互动情况;重要资料不会自然浮现,因为病人(在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会遗漏最重要的内容容。“因此我们与病人好好坐下来,尽可能地了解,他所能回忆的与爱的客体之间目前所发生的事。”(第49页)
沙利文会询问细节:对方是谁?你是怎样选择她的?发生了些什么?谁对谁说了些什么?关系中情感气氛转变的确切时间?沙利文认为,要获得所需的资料,他他必须了解除了病人的想法、感受和幻想之外更多的情况。沙利文会收集细节,以便了解实际发生了什么而且他认为,只有了解人际互动环境,我们才能理解病人是如何在反复重演他的命运
沙利文也有兴趣了解过去,但主要不是过去的冲动和愿望,他认为这些只是人际模式中的小小片断;孤立地看待这些片断,必然导致将其从环境中野蛮地剥离出来,因而丧失了对这些内容获得有意义理解的一切可能性。与经典精神分析注重过去的冲动和愿望不同,沙利文关注过去的互动。在这个案例中,沙利文强调首先确认病人与女人之间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他追求女人时爱上的是对这些女人夸大的错误印象。接下来,沙利文想要了解,这种互动在病人早期经历中的起源:他是如何学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毁坏爱的?别人是否曾用这样的方式来爱他?在他的早期生活中,是是否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接近重要他人?
焦虑与动机
沙利文的人际过程研究越来越关注焦虑,因为焦虑作为关键因素,决定定着个体如何形成其经验以及如何与他人互动。
沙利文逐渐发现,那些表面看来比较突出的方面(例如引人注目、干扰生活的各种症状),常常是用来分散对潜在焦虑点的注意,也就是说属于控制焦虑的技术。
引自 第三章 人际精神分析
分享
在心理病理学中,焦虑和对焦虑的控制是如何扮演了如此关键的角色呢?沙利文提出的发展理论认为,焦虑是塑造自我和调节与 他人互动的关键病理性因素。
沙利文描述道,新生儿在两种状态之间摇摆,一种是接近于完全 舒适的状态,另一种是紧张状态,各种需要都在要求得到注意。只要有一位对新生儿的反应比较敏感的照料者在场,新生儿的大多数紧张都并不成为问题。照料者针对幼儿的需要做出反应,令幼儿得到 满足。各种需要的表达,无论是对食物、温暖、免于疼痛的物理需要 对安全和体贴的情感需要,还是对游戏和刺激的精神需要,都会引发照料者的相应反应来提供满足,从而降低紧张。
沙利文把这些需要称为“整合倾向”( integrating tendencies),因为其本质特性在于把人拉近,进行相互带来满足的互动。发生在幼儿与母亲之间的哺乳互动能生动地体现整合倾向之间的互补性。幼儿感到饥饿,需要得到喂养。哺乳期的母亲乳房充满了乳汁一一她需要进行喂养。他们相互拉近,形成一种相互满足的整合。
沙利文认为,这些寻求满足的需要( needs for satisfaction)帮助建立与他人的互惠关系,不仅新生儿需要,在生命的整个历程中也都需要;成人的各种需要也会引起其他成人的互补性需要。只要有定的耐心、灵活性和机敏,各种情绪、躯体、性和精神需要都能带来与他人相互满足的整合。
与弗洛伊德不同,沙利文并不认为人类的需要本身有什么问题。沙利文指出,我们并非生来就带着反社会的兽性冲动,而这些冲动只有在巨大威胁和艰辛努力下才可服和社会化;相反,我们已经进化成了社会动物,天生具有与他人互动的倾向
但是,如果寻求满足的需要如此顺畅地促进人际整合,为什么人类互动充满了不满、冲突和碰撞?沙利文认为,焦虑是所有人类活动中几乎都有的瑕疵。寻求满足的需要是在幼儿身上自然发生的,但焦虑则是幼儿从外界获得的。
沙利文区分了恐惧与焦虑。如果出现一声巨大的噪音,如果饥 饿没有得到照料,如果任何一种紧张增加了,幼儿就会感到害怕。恐惧实际上具有促进整合的作用;幼儿通过哭闹表达恐惧,吸引照料者与幼儿互动,抚慰幼儿并处理问题。相反,焦虑却是没有指向的,也并非来自于幼儿自身紧张的增加。焦虑是幼儿从其他人身上获得情感状态具有感染力。紧张不安的人容易让别人也感到紧张不安;性感的人容易唤起别人的性方面的情感,如此类推。沙利文认为,幼儿对他人的情感状态尤其敏感。他们自己的状态极大地受到周围人情绪色彩的影响。沙利文将照料者的情感感染、蔓延到幼儿的这种现象称为“共情联结”( empathic linkage)。
如果照料者是轻松自在的,幼儿的需要基本上得到和缓的回应,他们将在放松满足的状态与由需要浮现所引发的紧张状态之间轻柔地往复交替。但如果照料者是焦虑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沙利文认为,幼儿会感染到照料者的焦虑,因而感到一种没有指向、没有明显原因、形态不明的紧张。与寻求满足的需要不同,这种焦虑所带来的紧张不具有也不可能具有促进整合的功能,因为可能解救这种焦虑紧张的人正是最开始时引发它的人
引自 第三章 人际精神分析
分享
对幼儿来说,焦虑是一种噩梦般的情景,对早期经验具有深刻影响。焦虑不仅本身是痛苦、令人恐惧和无法逃脱的,而且还对幼儿各种寻求满足的需要具有失整合倾向( disintegrating tendency)的作用。幼儿在焦虑的时候无法接受喂养、拥抱,也无法睡觉。类似地,成人的焦虑也会干扰思维、沟通、学习、性能力、情感
亲密等。在沙利文看来,焦虑是经过复杂进化形成的,是原本和谐的
人际和社会交互调节系统之中的破坏性性因素。
由于焦虑与其他状态差异如此巨大,沙利文认为,在幼儿经验中最首要的不是区分光明与黑暗或母亲与父亲,而是区分焦虑与非焦虑两种状态。由于是照料者引发了孩子的焦虑,沙利文称这种最早发生的区分为“好母亲”(非焦虑的)状态与“坏母亲”(焦虑的)状态之间的区分。孩子与不同的照料者(不仅是亲生母亲)在焦虑状态下的经验组合在一起,形成孩子对“坏母亲”的经验;而与不同的照料者在非焦虑状态下的经验(照料者能够对孩子寻求满足的需要做出有效的反应)组合在一起,形成孩子对“好母亲”的经验。这些人的不同对幼儿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唯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们焦虑还是不焦虑。类似地,每个人都会有时焦虑有时不是,这也不重要;因为照料者在这两种状态下对孩子的影响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孩子感到他(或她)是两个不同的人。
沙利文假定幼儿最初被动地体验各种心理状态;究竟是“好母亲”还是“坏母亲”占据主导,以及随之而来的非常不同的影响,都是他不能控制的。然而,幼儿逐渐掌握了对自己命运的控制。他开始能预测靠近自己的是“好母亲”还是“坏母亲”。通过面部表情、体态的紧张程度、声音语调这些可靠的预测信号,幼儿能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样的人身边:这个人能平和地回应他的需要,还是会把他带进无法缓解的紧张旋涡。
第二个关键步骤是,随着孩子发现“好母亲”或“坏母亲”的出现与自己有关,他发现了令人吃惊的事实:自己的活动和表现有些会让照料者焦虑,有些则会让照料者平静和赞许。当然,以如此简单的言69语来描述这一缓慢的发展进程是很不准确的。沙利文设想这是一个
引自 第三章 人际精神分析
分享
多种联结逐渐建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