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排座位,还是上一次排座位的时候,具体时间已经记不得。
咱班一共排过两次座位,第一次刚入学,第二次还是上学期期中考试后,老话说得好,千金买房万金买邻,因此,这学期呀,同学们对我这项工作的监督热情一直未减,呼声高涨,然而我竟一直无动于衷,他们到底是没有斗过我,倒是他们的战斗热情不断衰减,互相告状的也玩儿成了好伙伴,还一时有些依依不舍。
我突然天地不仁的动了心思调换座位,将恶人做到底!
分组分座位有以下几个原则
1.实力均衡原则,调换座位一般来说严格按照成绩来回排列,比方一到八名坐到一到八组,然后九至十六名倒着从第八组坐到第一组,然后继续下去,这样保证每组的学习水平是接近的,中间坐的是师父,旁边是徒弟,学习是输出而不是输入,因此不光徒弟应该感谢师父,每天监督自己帮助自己提高成绩,师父也应该感谢徒弟,是徒弟给了师父提高的机会。
2.性别均衡原则,一个组一般八人或者七个人,女生少了纪律不好搞,学习氛围不高,男生少了在值日等劳动上龃龉拌嘴多。初中阶段女生比男生成熟早,只要女生跟着老师走,男生就跟随着女生自然进步了。
3.性格相辅原则。有的同学比较内向,或者说稍微自闭,渴望被关爱却不知道如何主动,连和老师对视也不敢,是标准的蓝色性格。有的同学十处打锣九处有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标准的红色性格,再加上一个领导力执行力的黄色性格组长,再加上善于倾听细察入微的绿色性格,尽量避免重复性格的人扎堆搞事。
当然还要顾虑身高体重这些细节微末,为了避免长期一个方向看向黑板对颈椎不好,我们实行推磨式轮换循环,这些是安排座位的一个框架。
想起来上学时候,我坐过第一排老师的做点关照对象,也坐过守门员,最最记忆深刻的是被流放到最后一排的宁古塔,除了运动会需要为国争光的时刻,那个位置的举手很难得到老师的关注。那种屈辱的感觉一言难尽,当然也很感激,自古边缘荡中原,主流不安全,当我数学从22第一次考过140的动力也来源于此,然而无论如何来说,现在的排座位都比之前的做法进步了不少。
下午我把写着名字座位表的本子故意忘在教室,果然晚饭后大家都在看,有人告状说老师他们都偷看了,也许吧,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来给我提反抗意见的,这次排座位之后,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最好的结果是大家带着新鲜感为了印象分疯狂表现,结果皆大欢喜,如果有同学另外建议,欢迎建议,我也会认真听取,绝不改正。希望大家帮我一起多做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