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化学新教材把原来的《爱护水资源》和《水的净化》合并为一个课题《水资源及其利用》。
我前几年讲过这节优质课《水的净化》,还让学生做了过滤的分组实验,虽然当时效果不太理想,因为当时普通班的学生基础不太好。
一、课前准备:
今年再次尝试,但是课前准备太仓促,没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件也是用的教材帮的现成课件,基本上没有进行修改。
本以为过滤实验很简单,没想到用了三四节课时间准备实验仪器,一共11套过滤实验仪器,学生10组,老师1组。全班一共43人,请假2人,也就是4人分为一个组。
课前,我特别邀请我们组的三位无课老师前来听课,还有一位资深的化学苗老师。主要是想让他们给我坐镇,不仅帮我管理学生纪律,还可以指导学生实验,还能给我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助于更好地改进我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成功之处:
1.整节课很完整,完成了教学目标,时间安排较合理。
2.基本上全班同学都参与了实验操作,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学生纪律较好,虽然学生分组实验有点乱,但是学生说的都不是废话,都在研究化学过滤实验。
4.板书设计很有艺术性,涵盖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三、不足之处:
1.频繁口误说错话,比如把“玻璃棒”说成“胶头滴管”。
2.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导致心里发虚、不踏实。
3.学生提出问题“过滤速度比较慢”,我让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只说了一点“杂质过多”,还有一个原因“滤纸与漏斗中含有大量气泡”没有给学生讲解。
4.本节课知识点太多,有点重难点不突出,本节课属于中招考点只有“过滤”这个重点,但是期末考试知识点特别多,比如明矾的作用,活性炭的作用等等。
5.没有提前设计各个环节的时间,比如学生实验操作时间需要多久,都要精心设计好,这样本节课才不会拖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6.课堂导入太平淡,不够新颖。
7.因为时间安排不好,没有讲解当堂检测习题,也没有布置作业,也没有总结。
8.学生做分组实验太盲目,没有实验报告册,学生不知道检查试验仪器,也不知道实验目的、实验步骤,也没有填写实验报告等环节,感觉太随意了。
四、再教设计:
(一)课前准备:
1.精心制作课件
假设用下载好的课件,一定要修改,不合适的可以删去,也可以重新制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
2.设计教学过程
3.设计艺术化的板书
粉笔字要加强练习了,感觉不太美观。每节课的板书都是精华,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美观的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重点。
4.准备学生实验
(1)准备实验仪器清单
(2)准备、摆放
(3)对照实验清单检查进行比对
(4)亲自操作实验
(5)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二)学生分组:
1.合理分组:
一共43人,每组4人,每组有一个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2.定期调整:
为了保持小组的活力和效率,一个学期两次对小组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合作。
3.固定座位:
制定一份化学实验室座位表,按照学生分组安排。
(三)制定学生实验守则
1.进出实验室要保持良好秩序,不准喧哗、打闹,做到“三定”即:定组、定位、定仪器。
2.实验课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明确注意事项,并认真写好实验预习报告,经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实验。
3.实验前,必须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和要求,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
4.实验开始时,首先要检查实验仪器、药品和器材是否齐全,若发现短缺或破损,应立即报告教师,给予补齐或调换。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用仪器和药品。
5.在实验过程中,要积极动手,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实验现象,规范地做好实验原始记录,总结实验现象。重做、补做实验或做规定外的实验,须经教师批准。
6.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实验,及时报告教师,在教师指导下妥善处理。
7.要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实验产生的废液,须倒入废液桶里,严禁倒入水槽,其它废物装入污物桶。集中倒入垃圾箱。下课后,要轮流值日。
8.实验结束后,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现象,按教师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四)教师要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前要做演示实验,强调注意事项,还要把实验步骤一一列出,让学生明确详细规范的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