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它又叫鱼腥草,是我们云贵川人眼里的下饭菜。回忆起小时候在老家的情景,春天一到田埂上就长出着许许多多的折耳根,油亮亮的折耳根就长在我们上学路过的田埂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处可见的折耳根挖的人却很少。当时父亲在离家十多里的厂里上班,在交通不便的年代,父亲两三个星期回家一趟。父亲回家的时候,我和姐姐们去田埂上割草看见嫰嫰的折耳根也会撬一点回家,当镰刀斜斜地插进土里,轻轻一撬,沾着新鲜泥土的折耳根就被带了出来,泛着露水的光泽,空气里弥漫着混合了腥味与泥土的气息。第二年春天在撬过折耳根的田埂上又会重新长出来,撬折耳根也是童年的美好记忆。妈妈把折耳根洗干净,露出白白净净的根和紫红的叶子,放上盐、醋,白糖和辣椒油一起凉拌。父亲总说在西藏部队生活的十多年,特别想吃家乡的折耳根,吃凉拌折耳根都要多吃一碗饭,姐姐也是吃得津津有味,看着他们吃得那么香,我也试着尝尝,夹了一根放在嘴里,一股怪怪的腥味直钻嘴里,感觉难以下咽,我赶紧把它吐了出来,当时我想不明白那么难吃的折耳根在爸爸和姐姐眼里咋就成了美食呢?看着我狼狈的样子,他们都笑了,那年我十岁。就在那年春天全家搬离农村来到父亲的单位,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老家田埂上的折耳根了。
再一次尝试吃折耳根,已是二十年以后,那是我刚调到一个两班倒的班组上班,到了这个班组一切都是新的。一个班组十多人很热闹,分别上早班和白班,上早班吃午饭的时候特别热闹,大家都是从家里带去菜,带米到厂里的开水房里蒸,人人都有一个铝制或不锈钢饭盒,每一个人带来的菜都不一样,即使一样的菜每家的味道也各不相同,吃饭时把不同的菜摆到一起也很丰盛。那个夏日炎炎的中午,一位同事带来的新鲜凉拌折耳根最对大家胃口,大家争先恐后津津有味的吃着,看着一大盆折耳根很快就要吃光了,我也再次试着尝一下,夹起折耳根细嚼慢咽起来,感觉并不是我想的那么难吃,在这个热得难以下咽的夏天,却意外的吃出了一股淡淡的清爽味道。
从那以后我开始去尝试吃折耳根,我吃惊的发现我已慢慢接受了它并喜欢上它特有的味道。现在每到春天都会买上新鲜折耳根凉拌,小时候难以下咽的折耳根不知不觉也成了我眼中的美食。时间在不停的走,人也在不停的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连味觉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今的我已年过半百,父母也离开了我们很多年了,现在才真正咀嚼出当年父亲吃折耳根的味道,原来有些味道是温暖的记忆,是刻在心里深深的思念和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