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中大约有45%源于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却也是极容易被忽略的,每天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久坐、熬夜等不良习惯会伤害身体,危害健康,而每天坚持阅读、写作、运动,则会实现个人成长,收获美好人生。
大多数人对于好习惯和坏习惯的看法是具有共识的,也就是说,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但对很多人来说,培养好习惯和戒除坏习惯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难点在哪里呢?我想最难的点出在行动力上,迈不出关键的那一步,随之而来的一切都是空想。
《微习惯》这本书就是关于提升行动力的方法论,微习惯重点在于“微”,指的是经过大幅缩减的习惯,要完成它只需要小得不可思议的步骤,比如“每天做1个俯卧撑”,“每天写50字”,“每天读2页书”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在时间的加持下也能积累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习惯养成策略是制定一个很大的目标,再在动力激发下去完成,这样做的弊端是我们无法保证自己一直是动力十足的,尤其是当累了、生病了或者不在状态的时候,动力会急剧下降,此时就会对有限的意志力产生消耗,当意志力不足以强迫你执行目标行为时,习惯培养就会失败。
微习惯策略则是采取微步骤+意志力的必胜组合,微步骤足够小,以至于几乎不需要意志力,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并且如果你的微习惯制定得合理,就不会出现意志力连一个微习惯行为都不够的情况,这样的结果就是消除了行动上的阻力,你会更容易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
下面就来看看尝试微习惯策略需要哪些步骤吧。
第1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首先要明确当下你要努力培养的微习惯,数量不超过四个,让它们尽可能地小,小到令自己发笑的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欺骗你的大脑,让大脑始终处于放松无压力的状态,顺应人类趋难避易的天性。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微习惯计划,包括一周弹性计划、单一微计划和多项微计划,期间除非极特殊情况,不然一定不要让计划中断。
第2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对于这一步的重要性我深有体会,我是一个几乎从来不运动的人,每周保持规律性的跑步运动是我一直以来都想养成的好习惯,然而我总是在跑步几次之后,就把这种想法抛之脑后了。究其原因,就是我的这一想法主要是受外界影响,内心里其实是比较抵触这件事的,也不认同它的价值,因为我在跑步的当晚经常会精神亢奋、失眠,如果是室外跑步的话,通常还会感冒,起不到大众所说的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对于“经常跑步的人会更长寿”这一观点我也是存疑的,身边有很多可以佐证的例子,所以每次浅浅尝试之后,很快就会因为上述种种原因而放弃。
我真正通过挖掘内在价值而培养的一个新习惯是“椭圆机运动”,契机在于我的血压升高,太年轻而患有高血压使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出了很大的问题,改变迫在眉睫,那段时间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的解决方案,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运动,我决定再尝试一下,这一次,我选择了在家就能完成的“椭圆机运动”,每天在椭圆机上运动半小时,出一身汗,之后再量血压立马降至正常范围,第二天血压会再次升高,椭圆机运动后变得正常,经过规律的持续的一个月运动后,无论什么时候量血压都恢复正常了,达到了我的预期,也给我带来了充分的愉悦感,并且在家运动也不会使我感冒,我也从心底里认同了“经常运动的人会更健康”这样的社会主流观念,培养这一习惯就不成问题了。
综上,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非常有必要,但在做之前对微习惯自我价值的理解和感受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先尝试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时刻监测内心状态变化,如果你正培养的某个习惯,在做的过程中对它的抵触大过了意志力,并且无论如何都说服不了自己,那就暂且放弃它吧!
第3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时间来选择习惯,比如“我将于每天下午一点读2页书”,另一种是根据行为方式来选择习惯,比如“我打算吃完饭之后也30分钟去运动”。
这两种选择相对来说严格一些,缺乏灵活度,还有第三种选择,即选择具有弹性的日程安排,适用于养成感恩心态等非具体习惯,通过设定一个不规定具体完成时间的24小时时段,我们可以用这套方法来改善过于具体的习惯依据,给意志力减负。建议将上床睡觉作为一天结束的标志,这样就总是能在最后一刻完成微习惯,成功率更高。
第4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以运动为例,在习惯培养的前期,可将运动这一行为与完全不相关的回报建立关联,例如在运动后摄入少量的糖或者看搞笑视频,都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而当到了后期,运动带来的满足感和内啡肽就足以让大脑自己维持这个行为了。
第5步,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使用大日历或者手机上的app来记录完成情况,最好在每天睡前检查。
第6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微习惯不会因为小而阻碍你的进步,相反,它一旦开始,就总会比希望的多完成一些。
第7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即便是超额完成目标后,也不要立刻设定一个新的期待值,要时刻提醒自己低目标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第8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没有抵触情绪、身份、行动时无须考虑、你不再担心了、常态化、它很无聊。一旦你培养的某个习惯出现这些信号了,那恭喜你,你成功了!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从心理上意识到微习惯策略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法宝,既能帮助我们培养健康的新习惯,还能用在任何你想展开行动的地方,希望你我都能好好运用这一策略,开启生命的新篇章!